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無錫“水藻分離”技術成功提升水質

時間:2008-09-17 來源:江南晚報 作者:

 

漂浮在湖面上的藍藻被打撈上岸后經過七拐八彎的管道以及神秘配方的處理,成功實現了與水的分離。據了解,這一被稱之為水藻分離的先進技術已在錫成功應用,COD、氨氮等主要水質指標大幅提升,從而突破了藍藻后續資源化處理中的一大瓶頸。

  走進無錫錦園湖邊的水藻分離試驗站大門,迎面所見是一個羽毛球場般大小的二層平臺。技術人員介紹,這個橘黃色的鐵制水池就是藍藻分離處理設備的主體。爬上樓梯登上二層平臺,整個藻水分離的流程便映入眼簾。含有藍藻的水通過8根大小一樣的管道通入工藝池,池里不停有氣泡冒出。通過這個池子處理,藍藻與水便可分離了。工作人員邊說邊指著工藝池另一端約五六十厘米寬、三四米長的一個長方形水池介紹,池里流出的就是經分離后的水。這些經處理后的水較透明,聞不到明顯的腥臭味。

  一桶藍藻,99%是水,運輸與后續處理非常麻煩。專業人士表示,水藻分離技術在錫的應用源于他們的一次昆明之行。經考察發現,這一國內先進技術不僅能有效治理滇池,同樣也適用于太湖地區。你別小看這幾個池子,里面有著六七個專利呢。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藍藻腐爛前被打撈上岸后,送到水藻分離機并加入神秘配方完成水藻高效快速分離、藻漿脫水、藻渣制取有機肥三個環節,技術除藻率超過95%,并能帶走大量的氮磷,水質有大幅提高,F場看到,目前錦園水藻分離站處理的尾水已回輸太湖,減輕水體中營養負荷的同時為湖泊生態修復創造了條件! 

  有關人士表示,根據市環境監測中心、國家水利部太湖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及無錫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檢測,錦園水藻分離站處理后的出水達到了國家有關水質標準。檢測報告中還寫明若能長期穩定,去藻水就將有極高的再生利用價值。因此,全市將推廣這項技術的應用,計劃建10個水藻分離站點。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