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中國泵行業亟待突破研發瓶頸

時間:2008-09-10 來源:生意社 作者:

 

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水泵行業雖然取得了不小成績,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可以說是大而不強,一盤散沙的行業格局沒有改變。這種現狀不改變,將影響到行業下一步的發展。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會長隋永濱在日前長沙閉幕的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行業分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如是說。

競爭力缺乏

隋永濱指出,20年來,中國的泵行業確實發展很快,尤其是近兩年,行業總量不斷增加。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2007年,泵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00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是600億元,但實際工業總產值應該在800億元左右,而整個市場的需求則在1000億元左右。

統計數據之所以有這么大的差別,是因為相當一部分民營企業沒有被統計進來。但恰恰是民營企業的快速崛起,給我國泵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據了解,很多民營企業發展速度非?,他們的銷售額、工業總產值已經達到幾億元、十幾億元甚至是幾十億元。同時,國有企業改組、改制這兩年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梢赃@樣說,泵行業的國營企業基本上完成了改造,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行業競爭力不斷增強。

隋永濱說,盡管如此,但仍然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泵行業所面臨的幾個突出問題:一是產業結構性矛盾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國內的泵制造企業基本上還停留在低端產品上,重復制造、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二是產業集中度不高。資料顯示,中國泵行業規模以上的企業約在6000家左右,也有人認為,中國的泵制造企業在1萬家左右。然而,這么龐大的一個泵制造群體,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形成幾個可以引領行業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這是整個泵行業的悲哀。三是企業間的競爭還停留在價格戰的層面上,有的企業為了占領市場,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參與競標,這種混亂的市場競爭格局,導致中國的泵行業雖然經過20年的發展,但始終沒有形成合力,致使中國泵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得不到很快提升。

  在重大裝備國產化方面,很多關鍵泵,如60萬千瓦超臨界用泵、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用泵、百萬千瓦核電用泵、百萬噸乙烯用泵,還有大量的管線輸油泵、污水處理泵以及大量的給排水泵等都要從國外進口。

技術人才青黃不接

中國泵行業競爭力不足的原因到底在哪兒呢?我個人認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隋永濱說。

他指出,從主觀上講,中國泵行業本身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研發能力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泵行業的技術隊伍沒有很大的改善,也沒有多大的提高。過去,泵行業還有一些技術帶頭人(如水力模型、設計、運行、材料方面的帶頭人),現在,這些人有的退休了,有的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泵行業的研發隊伍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二是還沒有建立起一個為全行業服務的研發機構,而企業的研發能力又不強。三是從大專院?,雖然浙江理工大學、江蘇大學,華中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都有水泵這個專業,但又有哪個院校為企業開發出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又有哪些新的材料、工藝、技術在泵行業中得到應用?除此之外,自從原機械部撤銷后,行業管理職能削弱,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到行業的發展。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