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原建設部修訂了《城市供水水質管理規定》,加大了應急預案、公眾參與和水質監管的力度;
2007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有關部委發布了《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2006-2020)》,按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提出了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具體任務和措施。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孫洪介紹,在"十一五"環?萍伎傮w安排中,"以流域治理和飲水安全保障為重點,加強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是重中之重。200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將"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列入未來15年國家實施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據了解,這個專項的重點任務包括提升飲用水安全管理技術、優化城市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完善飲用水水安全預警應急技術體系等。該專項的實施將為水體污染控制、飲用水安全保障等規劃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近年來,我國在水源地保護、凈水技術以及水質安全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此次中美環境科技研討會上,美國科學家參觀了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其開展的各項保障飲用水安全的研究工作表現出濃厚興趣。
作為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的重要研究機構,該重點實驗室長期從事飲用水嗅味識別與控制技術研究,去年太湖藍藻爆發后,他們一直對太湖的水源水質進行跟蹤,掌握了第一手數據。今年年初,該實驗室楊敏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文章,明確指出此次無錫自來水出現的嗅味與一種被稱為"二甲基三硫"的物質有關。
業內專家指出,雖然目前國內在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方面的技術上取得了不少進展,但由于學術界與供水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與合作機制,使得不少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新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不夠理想,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快推進產學研的結合。
去年8月底,依托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飲用水科學與工程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建立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應用、科技咨詢以及人才培養于一體的飲用水安全保障科學技術平臺,通過該平臺加強與行業內企業和機構的合作,提升解決我國城鄉供水安全保障問題的綜合能力,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工程應用。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