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之后的冷思考
時間:2008-07-14 來源: 作者:
一邊是生活中大量廢棄的塑料袋無人回收清理,一邊是企業每年花成本源源不斷進口國外的廢塑料,原因就是目前國內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廢棄塑料袋回收利用體系。
專家建議,向塑料袋生產商和銷售商征收來的環保費用,首先要用來完善塑料袋回收利用體系。一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回收網絡,另一方面通過經濟手段鼓勵環保企業生產塑料再生產品,雙管齊下,才能使廢棄塑料袋的回收利用步入良性循環?山到馑芰洗绻茉缛者M入市場,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對保護環境而言也將是一個好消息?山到馑芰洗脑鲜强山到鈽渲蜕锏矸,丟棄后埋在土壤里就變成肥料、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基本沒有影響。其實,上海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嘗試在市場上推廣可降解塑料袋,但因為生產成本較高而沒能被市場接受。
。ㄔ虾J惺腥莪h境衛生管理局局長 施振國:就是貴幾分錢 要推銷出去 如果沒有一定的政策支持
沒有一定的財政補貼的話 它也無法跟人家競爭)
于是,十年前起步的可降解塑料袋生產廠家,紛紛因為銷路問題倒閉,幸存下來的少數幾家,還是靠不可降解產品活了下來。
。ㄉ虾A诌_塑膠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梓剛:(虧得)厲害的時候顆粒無收 光是研發
沒有銷售的 我們用其他的產品來養這個產品)
如今,隨著不可降解塑料袋的限制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市場前景逐漸看好。然而,可降解塑料袋的原料之一是玉米,隨著糧價上漲,成本也將進一步加大。目前,企業正在研究采用其他原料替代糧食,而這也需要政策的扶持和鼓勵。
今天媒體報道,國家三部委又出臺了限塑令的相關補充意見,明確除了超市以外,餐飲店等零售服務場所也納入了限塑令的適用范圍。塑料袋有償使用肯定是一種趨勢,但關鍵是生產者和銷售者也必須為提供塑料袋付出環境成本,而征收來的這筆費用則應該被用來控制和減小塑料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