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氣候變化挑戰我國水安全

時間:2008-06-24 來源: 作者:

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化將增大我國洪澇和干旱災害發生的風險,將繼續對我國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對水資源供需、森林和草地生態系統、沿海地區等的影響更為顯著。那么,我國的水安全將受到怎樣的挑戰,我們將如何應對?

    水利部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建云教授說:“第四次IPCC的評估報告基本上認為,人類的活動是近50年來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氣候變暖會使大氣水循環的速度加快,大氣水循環速度加快之后,更容易產生一些氣候極端事件,例如暴雨、干旱、臺風等,同時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都有可能增大。”

    張建云指出,氣候變化對水安全的影響有四個大的方面:

    首先是供水安全,就是有沒有足夠的水給人們用。過去的30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共同影響,我國北方的河流徑流量大大減少。海河流域降水減少10%左右,徑流量減少40%%60%%,在黃河中游減少的作用是30%%40%%,以人類活動的影響為主。

    第二是洪水安全,氣候變化使洪水發生的概率增大。氣溫增高,大氣保持水汽的能力加強,遇到冷空氣就容易產生強降雨,一些局地性的暴雨有可能增多加強。還有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將使得沿海地區的防洪形勢進一步嚴峻。

    第三是水環境和水生態安全。氣溫升高之后,對水體生物的生活環境會產生影響,水體生物的分布會發生變化;水體容易產生藍藻、富營養化等問題,再加上降雨減少,徑流減少,對水的稀釋能力變小,自凈能力減弱。

    第四是水工程安全。一是全球變暖使得洪水的強度和頻率發生變化。二是氣溫的升高,影響工程材料的耐久性。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國已采取了各項措施積極應對。在防洪方面,我國加強了防洪工程體系和非工程體系的建設,加大了對江河堤防體系和海堤建設的投入。為了預防和減少局部地區山洪災害帶來的損失,水利部、中國氣象局、國家發改委和國土資源部等聯合作了全國山洪災害的防治規劃,現在正在實施!睆埥ㄔ普f,從水資源管理的角度來講,建立節水型社會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我國農業灌溉用水是第一用水大戶,有效利用率僅為0.40.5,計劃在“十一五”期間提高到0.50.7;我國萬元GDP產值所耗費的水約是世界平均的4倍,這些都有很大的節水潛力可以挖掘。全民宣傳,全民動員,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點點滴滴做起,建設節水型社會,每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氣候變化挑戰我國水安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