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跨國資本在中國市場上的水買賣

時間:2008-06-02 來源: 作者:

    不斷叩啟中國水務市場大門的境外資金已經引起了褒貶不一的多種反應。這些遠涉重洋,陸續躋身中國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舞臺的跨國資本,舉手投足之間盡管力求低調,卻仍不免成為備受揣測的主角。

    輿論對于外資在國內的“水買賣”舉動密切關注,凡遇收購事件,各方必用類似“外資大步涉水中國”的措詞描述。也有業內人士不止一次告訴記者,在如何看待外資的問題上,人們要保持應有的克制和冷靜,以免引發一輪反外資思潮。就目前的輿情來看,尚不易出現這種局面。    

    外資攻略

    4年前,國務院和建設部先后發出《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和《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兩份文件,均鼓勵各級政府創造條件,利用特許經營、投資補助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有合理回報和一定投資回收能力”的公益事業和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于具有壟斷性的項目,試行特許經營,通過業主招標引入外部資金;已建成的政府投資項目,經批準可依法轉讓產權和經營權。

    事實上,在這兩份文件出臺之前的大約10多年時間里,一些地方已經率先在嘗試城市供水等公用事業改革,引入外部資本經營,一些外資由此聞風而動。目前可以追溯的是,早在1980年代,外資水務公司即已介入中國境內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等水務項目的投資、運營。

    最引人注意的是“法資雙巨頭”——威望迪環境集團(現名威立雅水務)、蘇伊士里昂(現名為中法水務)。業內人士介紹,水是地域性極強的一個行業,最初是非國際化的,很多水務公司均在自己本土經營。但正是威望迪和蘇伊士里昂開了水務國際化的先河。20年來,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兩家公司在中國境內水務領域展現出來的能量和氣魄,真可以用“攻城略地”來形容。

    威立雅目前在中國是首屈一指的外資水務公司,該公司在中國境內19個地區擁有正在運營的項目。由威立雅方面專門提供給本刊記者的一份問題說明顯示,在處理量方面,中國目前供水領域有21家主要社會運營商,合計市場占有率約10%,威立雅水務的實際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20年來,威立雅在中國地方上先后取得總共22份與水務有關的項目合同,他們最近取得的一份合同位于?谑小:?谑兴畡占瘓F去年曾對外發布公告,通過公開競爭性程序招募戰略投資者,向戰略投資者轉讓擬組建的項目公司部分國有股權,這引起7家水務公司競奪,威立雅水務最后以超過標底約3倍、高達9億多元價格中標,受讓?谒畡占瘓F組建的項目公司49%的股權。

在城市供水方面,威立雅近些年擅長的做法是通過溢價競爭方式從地方政府手中得到特許經營權。此前,另一個因溢價取得的著名項目在蘭州。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位由北京調任蘭州市國資委任主任兼市長助理的、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年輕官員一手促成了此項交易:通過公開的國際招標,將國營的蘭州供水集團部分股權出讓,引入外部資本。20071月,威立雅以溢價35%的17.1億人民幣高價獲得此項目45%的股份,參與管理蘭州市的4座水處理廠和管網及其附屬設施,特許經營權期限為30年。

上海濟邦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譚志國對記者說,在大型水務項目的競爭中,外資水務巨頭占據了相對優勢。濟邦公司專事公用事業、基礎設施項目財務咨詢和招商,為很多水務項目提供咨詢,與外資水務公司也有緊密接觸。

    業內資深人士、清水同盟主席高中先生則向記者表示,盡管威立雅在這些項目上的高溢價看起來似乎“物有不值”,但唯有威立雅敢采用此種競爭策略,在商界里,這也是值得佩服的,“他能攻得下城、奪得到地”。

    高中曾在中法水務的前身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中國代表處擔任首席代表,據他介紹,也就是在10多年之前,蘇伊士里昂尚在澳門經營水務生意,取得一份為期20年的供水特許經營權,因為成績斐然,合同期滿后澳門當局又特別將此權限延展了20年。蘇伊士里昂的水務國際化由此起步,引入不少外部基金參與運作,后又與香港新世界集團合資組建中法水務投資公司,1990年代初該家公司進入中國內地。

    自沈陽市第八水廠第一個項目運營開始,中法水務現在中國15個省、巿擁有20家合作企業,是僅次于威立雅的境內第二大外資水務公司。中法水務雖在境內的投資舉動不如威立雅那樣不惜代價,但在業內人士眼中依然不失外資水務投資人的標本意義。

    在威立雅和中法水務之后,陸續有其它外資水務公司接踵入境,外資對中國水務市場形成探囊取物之勢。高中對記者說,現在外資已經占據了從青島到三亞、從重慶到北京、從上海到東北,這些中國水務領域最好的地帶。     

   “另外”的利潤

    與外資的深度介入相較,內資企業則顯得悄無聲息。雖然他們也在介入,但那些中、小項目都是外資不太感興趣的,真正的爭奪只出現在有規模的大項目層面。而在這些層面的競爭中,跨國資本擁有大量的國際經驗,境內的項目主體幾乎沒有任何國際經驗可言,在法律實踐上也總處于不平等地位,外資擁有大量律師資源,他們的團隊通常談判過千百個合同,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操作技巧。此外,在技術、信息和資金層面,內、外資更是相去甚遠難以對等。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競爭還是談判,外資往往輕易即蓋過內資。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20年間,中國的地方政府對于財力雄厚的外資表現出極大的偏好,這也為外資的順利進入和全面鋪開創造了條件。譚志國說,在水務改革中,外資大型水務公司具有資本優勢以及管理運營經驗優勢,更為重要的是,外資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資、吸引外資的政治訴求。

為了對“改革進程中出現的不同聲音”加以回應,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亦曾“代表行業企業”發出一份《關于城市水業改革若干問題的說明》。此份說明對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社會資本介入水務領域的行動表示贊賞,認為自水業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專業水務公司做出了“巨大貢獻”,并為中國公用事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國有與民營合作的發展理念,“引進大批前沿技術,融入先進管理和服務理念”。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跨國資本在中國市場上的水買賣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