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的政策,城市水務即便是實行特許經營,水價的調整也必須接受政府的審批,一般是由外資公司提出一個價格,然后由政府召集聽證,再予確定。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表示,作為公用事業的水務資產由政府控股,社會企業處于從屬地位,也非價格主導。因而,既無壟斷地位,也無壟斷意愿,更無壟斷行為。
不過,對于政府是否能夠有效控制外資公司的漲價動議,很多人認為這值得疑慮。濟邦公司總經理助理譚志國對記者說,就水務項目涉及的真實運營成本,政府手里的可用工具不夠多,無法進行細節性監控,也即難以確定此種動議是否合理。因而在這個問題上,多有模糊之處,誰也說不清楚。
一些地方最初于水務領域推行特許經營制度,據說是因為財政缺錢,無錢難辦事,以至有自來水廠輸送到戶的自來水比進入水廠的水還要糟糕,運營陷于無效率。
天則公用事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旭說,在當時,通過特許經營引入外部資本是唯一可走的路。特許經營所遵循的邏輯,是政府不直接參與運營,改由社會資本持股代勞,前提是這些資本不能隨意將水停供,也不能把水質搞壞。
20年后的今天,情況有所改觀。有學者認為,中國對外目前存在一個巨大的經常項目順差,是名副其實的凈貸款人,這說明中國的資金是結構性過剩的,以至不得不投到別國去,資金富余且外流,而以目前中國持有的近1.7萬億外匯儲備額來看,至少需要減少7000到8000億美元,才勉強能回到正常水平。中國的投資公司懷揣資金跑到別國去投資,虧了就等于白扔錢,而在國內投資公共事業包括水務,就算虧了,最終受惠的仍是中國人自己。
然而根據國際經驗,資本的屬性也許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政府是否已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制規則體系,以應對市場勢力介入自然壟斷行業之后可能出現的負面問題,這包括對管制者本身的管制、對市場勢力的管制以及對于價格、資源的管制,需要設計出一整套詳細的模型。業內人士稱,在這方面,中國做得并不夠。
上海濟邦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譚志國對記者說,在大型水務項目的競爭中,外資水務巨頭占據了相對優勢。濟邦公司專事公用事業、基礎設施項目財務咨詢和招商,為很多水務項目提供咨詢,與外資水務公司也有緊密接觸。
業內資深人士、清水同盟主席高中先生則向記者表示,盡管威立雅在這些項目上的高溢價看起來似乎“物有不值”,但唯有威立雅敢采用此種競爭策略,在商界里,這也是值得佩服的,“他能攻得下城、奪得到地”。
高中曾在中法水務的前身蘇伊士里昂水務集團中國代表處擔任首席代表,據他介紹,也就是在10多年之前,蘇伊士里昂尚在澳門經營水務生意,取得一份為期20年的供水特許經營權,因為成績斐然,合同期滿后澳門當局又特別將此權限延展了20年。蘇伊士里昂的水務國際化由此起步,引入不少外部基金參與運作,后又與香港新世界集團合資組建中法水務投資公司,1990年代初該家公司進入中國內地。
自沈陽市第八水廠第一個項目運營開始,中法水務現在中國15個省、巿擁有20家合作企業,是僅次于威立雅的境內第二大外資水務公司。中法水務雖在境內的投資舉動不如威立雅那樣不惜代價,但在業內人士眼中依然不失外資水務投資人的標本意義。
在威立雅和中法水務之后,陸續有其它外資水務公司接踵入境,外資對中國水務市場形成探囊取物之勢。高中對記者說,現在外資已經占據了從青島到三亞、從重慶到北京、從上海到東北,這些中國水務領域最好的地帶。
分別出任過蘇伊士集團中國首席代表、聯合國水務督查專家的高中向記者承認,外資最可張揚的地方是對于質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制度建設,比如分處全球的資源、工藝可以實現共享,用最少的人辦好事情,能夠做到低成本、高效率運營。但是高中絲毫不認為政府就理所當然地應該傾向于外資,并且授予他們那讓人不免詫異的長周期特許經營權。
水務特許經營源于法國,只是運營模式之一種,但并不是最好的模式。據介紹,當前人們一邊倒地強調此種模式的優越,卻根本不知道這種模式最初是與腐敗、賄賂聯系在一起的。早年,當法國各區、鎮、縣進行選舉的時候,水務公司通常會出一部分競選經費,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經費是從自來水購買者支付的價格中提取的。當地方長官選舉結束,當屆地方政府就會通過特許形式將全城的供水行業授予提供過競選經費的水務公司經營,由他們一手壟斷。這催生出一些大型資本財團。
20年來,在事關千萬民眾利益的城市供水問題上,中國的地方政府也一直在秘而不宣地做著特許經營買賣,而且此種特許經營權的授予期限一般可以達到30年,有時候甚至是50年。高中說,這在現在的法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法國早先的特許經營權遭到非議,被認為期限過長,特許經營權也常隨選舉情況進行調整。
有意見認為,外資公司在中國水務領域賺了足夠多的錢,并有可能維持這種驕人業績。據天則經濟研究所公用事業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旭介紹,這種買賣雖然不是一本萬利,但是“風險低、回報穩定”。
外資在境內水務領域的利潤來源有多個層面。其一是直觀可見的居民支付的水價,這方面的回報率在20%多并不罕見。由于經濟變動因素,城市水價10年間可上漲數十倍乃至百倍。很多外資對水價的長期走勢均會有所預期?紤]到將來的通貨膨脹變化以及水資源的稀缺性,高中認為,油、水同貴的趨勢有可能出現,“現在只是10億的投資項目,50年后可能產生100億的利潤”。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