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和發展的兩難選擇
有經濟學家認為,環保和發展是一個選擇問題。是先發展再治理,還是先治理再發展,還是一邊治理一邊發展,在發達國家也是比較難的選擇。
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從歷史來看,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包括日本在內,他們在上世紀50、60年代,經歷了經濟的高速發展期,曾面臨與我們相類似的問題,嚴重的大氣污染,嚴重的江河湖泊污染。他們曾經面臨的窘境比我們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隨著經濟的發展,他們有錢了,治理環境的效率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將重污染產業向外轉移或者升級換代,再加上環境法規標準嚴格化,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提高,環境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目前,污染嚴重與一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密切相關。我國現在仍是粗放經濟模式,高消費、高投入、低效益。國外把中國叫做世界工廠或者制造基地,環境保護遇到這種增長方式就產生很大矛盾,這個沖突一時難以解決。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現階段,環境污染已很難避免。由于經濟高速成長的內在驅動,環境保護大大滯后于經濟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環境為發展經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問題是,這種代價的付出應該有一個度,需要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是開著奔馳喝污水,還是走路喝干凈的水?是愿意被“餓死”,還是愿意被“嗆死”?這樣的選擇不好作答,但卻事關子孫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