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后奧運時代”水難題戰略儲備地下水

時間:2008-05-12 來源: 作者:

肖紹雍也向記者表示,目前北京市日用水量達到250萬立方米,地下水位已經下降到100米以下,處于嚴重缺水的程度。采取地下水庫進行戰略儲備的做法,可以調節區域水資源供應,防止地質災害。而且,從北京市的五大天然地下空間面積來看,高達47億立方米的儲量足以頂上密云水庫,像北京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應該建立這么一個大規模的地下水儲備系統。

    為對地下水進行充分蓄養和保護,北京地勘局準備以專項報告的方式建議北京市政府考慮建設地下水庫,以財政資金來保障這一工程建設。

    爭議猶存

    但北京市水務管理部門和專家對此方案持有不同看法。

    一位涉及水務管理工作的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水北調送到北京的水是北京市用錢買來的,每立方米價格尚未確定,但南水北調工程具有民間資金,需要尋求回報,“賣水掙錢”是必然的。如果算上沿途的蒸發和跑冒滴漏問題,南水北調送到北京的水成本不菲。

    該負責人表示,花如此價錢買來的水,北京市應該優先用掉,而不是灌輸到地下水庫儲存起來。按照北京市設計的新供水管理體系,“外來水”將是第一使用的水源。如果2010年北京能成功獲得南水北調供水10億立方米,其中9.5億立方米將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供應。

    另一北京市專家指出,優先使用南水北調水,就等于減輕了對地下水的抽取,同時地下水就會通過降雨等途徑得到天然的補充,無需再專門建設地下水庫,將外來水人工地放入地下。

    另外,該專家還對地下水庫的可行性提出質疑:地下水庫多系天然形成,暗河等通道流向何方,是個非常復雜的地理問題。人工將南水北調來水送入地下水庫,一方面會在提取上制造麻煩;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暗河流走,對北京市造成損失。

    與此同時,北京地勢呈現西高東低的情況,而且多數建筑是在旱季建成,一旦地下水位上升,是否會對一些地下建筑造成損害,仍然不得而知。

    程靜在認可地下水庫蓄水方式的同時,也指出北京市未來供水仍舊堅持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相統一的“三聯供水法”,未來北京市的發展重點是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目前北京市循環利用水比例已經達到15%,未來這一比例將繼續大幅度提高。

    “北京市水資源保障不走依靠外來水的路子!背天o向記者表示,北京水資源保障將優先挖掘自身潛力,提高循環用水比例,在水資源不足的時候,適當考慮從南水北調或周邊省份買水。

    “如果北京市循環利用水達到一定水平,再加上地表水和外來水的供應,北京就不會像今天這樣缺水,那樣還有建地下水庫儲備地下水的必要嗎?”上述專家提醒,“水資源是國家的,并不是某個地區的,所謂依靠戰略儲備來爭奪地區資源補償話語權的說法是靠不住的”。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后奧運時代”水難題戰略儲備地下水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