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區域環保督查制度的今天與明天

時間:2008-05-05 來源: 作者:蔡亞林



  展望

  《經濟》:你曾提出這項制度的完善需要15年時間,為什么?

  馬寧:我的確作過中國環保區域督查機構應分為三個階段完善的妄斷。三個階段恰與我國國民經濟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個五年計劃相對應?傆嬓枰15年時間。這是根據我國政府目前的行政效能、投入能力和內部利益格局,以及區域環保督查自身能力形成的時間所作出的判斷。

  眾所周知,中央這幾年一直在強調到2020年是一個戰略機遇期。這是因為按現有的發展速度不變,到2020年,我國人均GDP將躍過3000美元大關,邁入中等發達國家初級門檻,綜合國力將明顯增強。環保督查乃至全部環保工作要上臺階,離不開巨量的經濟投入。目前,制度設計者門正在構想區域督查應完成從憲兵管理者的轉換,即由督查中心向大區辦或區域分局過渡。這類模式的首要局限是行政成本劇增。區域分局機構規模龐大,與國家環?偩謨仍O機構設置相同,人員裝備、業務費用投入巨大,這種擴張只能隨著國家財力不斷增強而逐步實現。

  15年組建完善具體要實現三大階段性目標:

  第一階段(“十一五期間),實現在監察中督查。區域環保督查是通過開展環境監察業務,或對環境監察業務實施監督實現自身使命的。作為監督環境監察憲兵倘若不懂得環境警察的全部業務,要做好工作是不可思議的。因此在第一個五年實現人員、裝備、業務技能到位,完成與總局環監局的整體業務對接,完成與總局污控、環評、生態等司的個別業務對接,理順與轄區各級政府和環保局的關系,應該說是任務繁重,時間緊迫。

  第二階段(“十二五期間),實現在督查中的監察。這一時期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從被動監察,轉為主動監督?偩謱^域內的環保資金分配權賦予區域督查中心,通過項目凝聚地方和業主,在項目的實施中實現督查督辦。同時參與、組織區域環保規劃和國家項目的環評驗收。

  第三階段(“十三五期間),在管理中的督查。按照美國大區辦的模式,區域環保督查中心過渡為國家總局的大區分局,應擁有規劃、審批、、案件定性和處置等行政職能和權利,代表國家環?偩秩尕撠熭爡^的環境管理。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區域環保督查制度的今天與明天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