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
---最專業的水處理技術服務平臺
會員服務
兄弟站:
能源世界
|
都市世界
收藏本站
|
設為首頁
產品
公司
求購
資訊
資料
-所有-
-產品-
-公司-
-求購-
-招聘-
-招標-
-工程-
-資訊-
-資料-
高級搜索
熱門搜索:
污水處理
污水處理廠
圖紙
污泥
SBR
設計手冊
中水回用
氧化溝
uasb
離心泵
濾料
首頁
資訊
專題
產品
案例
公司
求購
招標
同行
招聘
社區
微水會
展會
專家
下載
水專項
中國水協
水務大會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大慶市城市環境管理目標責任制專題報告
時間:2008-04-21 來源: 作者:
三、開展大氣污染專項整治,確保二級以上天數
340
天以上
1
、違法燃煤小鍋爐的集中治理。市政府召開了整治低空大氣污染專題會議,印發了《整治市區低空大氣污染工作實施方案》,下達了
2
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拆除計劃,依法拆除燃煤小鍋爐
600
多臺套。
2
、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整治。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大慶市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把城市居民居住區作為油煙集中整治的重點區域。全市居民區治理了餐飲業的油煙
2118
家,其中安裝油煙凈化器的
388
家,安裝排煙道的
1691
家。
3
、推進集中供熱工程。投資
13
億元,先后建設了宏偉熱電廠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大慶北辰集中供熱工程、高新區集中供熱工程和油田熱電廠集中供熱工程,替代了
100
多個中小型鍋爐房,解決了讓胡路、乘風莊地區、北辰等居住區的集中供熱問題,減少了廢氣排放。
4
、推廣使用民用天然氣。市政府與油田公司多次召開聯席會議,成立了大慶市天然氣產業化領導小組,組織領導全市民用天然氣工程建設工作。已有
3.9
萬戶居民用上了管道天然氣,與使用罐裝液化汽相比,年可節約資金
1500
多萬元。未來
2
年內,城市居民將全部告別液化汽罐,全部使用管道天然氣。
2001
年至今,我市全年空氣
API
指數小于
100
的天數占全年天數的比例穩定保持在
94%
以上。
四、推進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
1
、加強自然保護區執法監管,增加基礎設施投入。龍鳳濕地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了保護區管理處,投資
1000
多萬元建設了龍鳳濕地自然保護區中心,分別在東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臥里屯檢查站、臥龍路二道橋設立了保護區管理站,實行
24
小時全天候看護。連續三年開展自然保護區專項執法檢查。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結合生態市建設規劃,組織專家編制了《大慶市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
2
、鞏固轄區內生態示范區建設成果,提升生態示范區的建管質量,為創建生態省探索模式。林甸縣、杜蒙縣按照省級標準積極開展創建省級生態示范區的建設工作,目前各項指標基本達到要求,并通過省環保局驗收。我市肇源縣擬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我們組織肇源縣的政府領導和環保部門領導,對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工作進行了論證,并聘請專家編制了國家級生態示范區規劃。
3
、深化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將推進規;笄蒺B殖污染示范點工作已納入到年度縣、區長環境保護目標考核,確定了春雷種鵝場、慶新牧業有限公司、劉專奶牛養殖場等
9
個養殖場為集約化畜禽養殖示范點。 組織開展
“
環境優美鄉鎮
”
和
“
生態文明村
”
創建工作,分別確定了
15
個鄉鎮和
8
個村為重點實施的村鎮,大同區林源鎮等
5
個鄉鎮成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組織開展了永樂村、江灣村、太平村等
7
個生態村試點建設工作。
五、依法強化環境管理,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1
、加強環境立法,出臺地方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省人大于
2005
年
6
月
5
日,通過并頒布實施了由我市起草的《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為大慶油氣田環境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市政府出臺了《大慶市生態監察實施意見》,《大慶市城市居民居住區環境管理辦法》,《大慶市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辦法》。采取座談會、培訓班等形式,對國家新頒布的固廢、輻射、危險化學品等方面的法律,以及我省出臺的《黑龍江省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進行學習、領會,提高了環境管理人員執法水平。
2
、全面貫徹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依法檢查企業
500
多家,對
34
套重點污染治理設施實施了重點檢查,立案查處環境違法企業
25
家,清理
“
十五小
”
和
“
新五小
”
企業
37
家,取締了小白灰廠
3
家,取締小電鍍廠
5
家;市環保局會同市公安局油田保衛支隊聯合取締小土煉油點
7
家,炸毀煉油罐
3
個,收繳油桶
10
個,柴油
5000
多公斤。無干預環境執法現象發生。
3
、切實加強對環境信訪工作的領導,杜絕了
“
三訪
”
。市委、政府對信訪工作高度重視,組織召開專門會議,成立了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全市環保系統信訪工作法制制度,制定了《信訪電話網絡工作制度實施細則》、《加強網絡規范化管理的通知》和《信訪電話網絡工作考核辦法》。將環境信訪的各項指標納入了區縣長的目標考核中,加大了環境信訪執法力度,及時解決群眾信訪熱點和難點問題。通過
“12369”
環境信訪系統,依法調查處理環境信訪
4800
多件,受理和處理率達到
100%
。
六、貫徹省政府《關于開展全民環境教育工作的決定》
1
、全民環境教育納入政府工作。為了更好的推進全民環境教育工作,編制大慶市全民環境教育
“
十一五
”
規劃,并將全民環境教育工作納入《大慶市環境保護
“
十一五
”
規劃》,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的目標任務和工作分工。
2
、全民環境教育組織落實工作。在市、縣區、鄉
(
鎮
)
、機關、工礦、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六大中省直企業中建立全民環境教育組織和全民環境教育網絡系統,共有
15632
人進入全民環境網絡教育,并制作了全市全民環境教育網絡圖。印發了《大慶市全民環境教育工作要點》,并轉發了省環保局等九部門《關于加強全民環境教育工作》文件。八一農大、石油學院華瑞學院、哈醫大大慶分校三所高校開展了關于
“
善待地球,保護綠色家園
”
自行車拉練式環保宣傳活動。市環保部門與大慶教育臺共同制作了關于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專題節目;與市科協、市教育局、市科教辦共同舉辦了大慶市
“
小哥白尼
”
杯小學生環?破罩R競賽暨
“
大慶青少年
‘
人與自然
’
綠色論壇
”
活動;與市文聯聯合開展了
“
營造綠色油城
構建和諧社會
”
環保征文活動;與八一農墾大學、大慶藝術學院、哈醫大大慶分校在八一農墾大學聯合舉辦了
“
善待地球 呵護綠色家園
”
文藝晚會。與大慶電視臺《今晚
30
分》新聞欄目合作制作了
“
生態市建設
”
專題節目,對我市植被恢復、水污染防治等生態建設情況進行了采訪報道。
3
、全民環境教育開展活動情況。市人大城建環保委與宣傳、環保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大慶環保世紀行活動。在
“4.22”
地球日和
“6.5”
環境日期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大慶電視臺、大慶人民廣播電臺發表講話,在《大慶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號召全市人民積極
“
倡導綠色文明,共建美好家園
”
。組織新聞記者采訪團,在國家、省、市級媒體累計宣傳報道發稿
400
多篇。涌現出了
79
個綠色家庭,
20
個綠色社區,
6
家省級綠色標兵企業和一大批綠色學校。完成了《全民環境教育規劃》確定的三類群體的教育比例。組織縣、區環保部門及各大企業征訂全民環境教育教材
13.4
萬冊,訂書款為
26.8
萬元。向農民發放教材
2.5
萬冊,從業人員
10.9
萬冊。環境教育普及率為
86%
。
此外,按照省政府下達的年度計劃,我市還較好地完成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各項考核指標,
“
城考
”
工作始終保持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