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2008年云南省環保工作的總體要求、五大重點和十大措施

時間:2008-04-15 來源: 作者:

  (二)加大以滇池為重點的九湖綜合治理力度,努力實現湖泊水環境治理的新突破。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保總局等部門關于加強重點湖泊水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以及省九湖水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會議精神,以削減入湖主要污染物為核心,以改善湖泊環境質量為重點,抓工程進度促規劃實施,抓責任制落實促湖泊環境監管,抓治理典型促全面推進,切實把我省湖泊水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一是要抓好九湖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項目的實施,加強各湖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篩選一批重大治理項目和重點工作優先推進。到年底,力爭十一五規劃和目標責任書項目開工率達到80%以上、竣工率達到50%以上。二是要抓好主要入湖污染物的減排。依法完成九湖流域所有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對未達到排污許可證規定的企業要實施限產限排,全面完成超標排放水污染物企業的治理。加強九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在昆明主城區啟動污水處理廠配套脫氮除磷設施建設,加強配套管網建設,改造或完善排水管網雨污分流體系,力爭污水收集率80%以上、污水處理率80%以上,入湖污染物總量削減達十一五目標要求的50%以上。三是要抓好九湖流域的五州市年度目標責任書的落實,加強檢查、考核,嚴格執行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按照《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目標責任書考核暫行辦法》,嚴格獎懲措施。建立省九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處級聯絡員協調會議制度,加強省級成員單位責任的落實。四是抓好科學研究和科技示范,重點抓好滇池、洱海水體污染治理與控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完成國家863項目的掃尾及驗收工作,完成除滇池以外的其它八湖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的修編。開展九湖污染總量控制、城市面源控制、農村面源控制、分散污水處理、河道整治、湖泊的生態修復等技術研究,組織專家對九湖治理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評估。五是制定完善湖泊保護應急預案、藍藻水華應急處置預案、九湖流域環境監察方案和監測方案,提高湖泊監管能力。制定湖泊水資源聯合調度方案,確保湖泊在法定水位運行。要切實加強對九湖流域各類污染源、污染治理設施的監管力度,加快重點工業污染源、污水處理廠、主要入湖河道等重點污染源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實行城市(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狀況月報制度,增加湖泊水質監測頻次,堅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要進一步學習推廣洱海治理保護經驗,組織和動員全民參與九湖水環境治理與保護。

  (三)加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促進全省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稟賦,是云南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各級環保部門要按照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會議的精神和即將出臺的《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若干意見》要求,認真落實各項保護與建設政策措施,推進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自然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開展。一是要抓緊抓好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導功能的《云南省滇西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編制工作,為建立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導功能的滇西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指導。要防止各種開發建設活動導致生態功能的退化,減輕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保持和恢復區域生態功能。二是要組織有關部門完成《云南省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加強我省生物物種資源保護,推進生物物種資源管理的可持續利用。三是按國家環?偩忠,開展我省129個縣級行政區域生物多樣性綜合評估,建立云南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庫,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管理服務。抓緊編制《云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采取有效措施,恢復和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確保生物安全,維護生態平衡,鞏固和加強我省生物多樣性的特色優勢,促進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四是要充分發揮省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的作用,切實履行環保部門在自然保護區管理中的綜合管理職能。要加快自然保護區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區的規范化建設,繼續推行國家公園保護模式;認真抓好納板河保護區辦公會議精神的落實。五是加快建立云南省生態環境管理指標體系,及時掌握云南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六是在水電、礦產開發和飲用水源地保護等方面,開展生態補償政策研究和試點示范。  

  (四)加強出境跨界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

  保證出境跨界河流水環境安全是云南環保工作的重大責任。要抓緊制定出境跨國界河流水污染防治規劃,不斷增強六大出境跨界河流的水環境污染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流域污染治理工作,強化環境監測、監察和執法監督。


   
加強全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要在今年內全面完成全省縣級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環境保護規劃,為搞好飲用水源地保護提供科學翔實的依據。要充分利用好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成果,對全省各地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檢查,進一步查清對飲用水源地水質構成威脅的污染源并加以集中整治,對不符合飲用水水質要求的水源地限期整改。要把飲用水源地保護繼續納入今年的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破壞飲用水源地水環境安全的行為,確保飲用水安全。

  (五)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環?偩值8部委局《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意見的通知》,抓好生態保護、農村保護、生態創建三大工程,指導各地開展全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要編制《農村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完成農村環境現狀調查,確定重點防治區域,抓好農村環境污染防治重點試點示范項目,完善加強農村環境保護體系建設措施。要抓緊制訂云南省生態村建設和修訂云南省生態鄉鎮建設指標,抓好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考核驗收,進一步完善創建程序及評審驗收辦法,抓好生態創建的細胞工程。要開展農村環保試點示范,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的試點示范工程。要穩步推進生態創建,加強指導,塑造典型,擴大宣傳,規范創建,穩步推進,為全面啟動生態省建設打好堅實基礎。

  (六)加強環境管理,嚴把建設項目環境準入關。

  要進一步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一是積極推動并認真做好工業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等區域和流域開發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推進大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規劃環評的試點,積極爭取將具有云南特色產業發展的領域開展的規劃環評列入國家環保總局的試點。二是建立對重點建設項目環評的跟蹤督辦制度,全面落實三同時管理要求。要加強與建設單位、環評評估機構、環評承擔機構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重點建設項目的信息,對國家級、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環評文件的編制、評估、審批實行專人管理,及時協調解決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三是進一步抓好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改進驗收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具體辦法。要建立與環境監察、監測單位協調聯動的機制,嚴格驗收監測工作,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驗收工作效率。四是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加大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政務公開力度,盡快擬訂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審批目錄,進一步規范審批程序;制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信息公開實施方案,定期公示、公告環境影響評價受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項目、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等政務內容。五是要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的規定,建立健全環評機構的考核考查制度,切實加強對環評機構的管理,認真組織對全省轄區內環評機構進行定期考核,開展優秀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評選工作。

  (七)嚴格執法,加大環境監管力度。

  要進一步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一是要切實加大對152家重點污染源現場監察力度,督促重點污染源按期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堅決查處違法排污企業。組織對20085個污染減排重點項目及2007年結轉項目工程進度的跟蹤檢查,每季定期通過網絡向社會公布《污染減排現場監察報告》,促使工程減排措施盡快發揮效益。二是要強化九湖流域環境監察,督促20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治理設施正常運行,組織對36家國控、省控企業穩定達標排放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對184個《責任書》項目工程進度實施跟蹤抽查,每季定期通過網絡向社會公布《九湖流域環境監察報告》。三是加強三同時現場監察,認真抓好建設項目試生產前檢查,堅決查處環境違法建設項目。四是要加強對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加強環境執法后督察工作,督促典型環境違法案件處罰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完成全省2.4億元排污費年度征收任務。

  (八)切實抓好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和土壤污染調查。

  污染源普查工作是重大的國情調查,今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各項工作:一是開展普查準備階段入戶清查工作核查,重點進行我省污染源入戶清查工作質量核查,確定普查總體樣本數,確保普查對象不遺漏。二是全面推進正式填報工作,目前普洱、德宏、曲靖、保山以及西雙版納等州市已經開展了正式填報工作,其它地方要抓緊進入正式填報階段。三是要加強對縣區普查工作的指導幫助,抓好督促檢查,強化質量審核,加強質量控制、數據錄入審核等專業培訓,著手數據庫建設。搞好普查成果開發應用。


    繼續抓好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統一操作規程,嚴格質量把關。要完成73個背景點、1718個普查點、490個重點區域的采樣、制樣、有機和無機成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等工作,編寫完成《云南省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與評價報告》、《云南省土壤背景點環境質量調查與對比分析報告》,初步完成全省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數據庫及信息系統建設,完成重點區域土壤污染風險評估與安全性劃分,編制重點地區土壤污染報告,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和土壤樣品庫。要結合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在全省范圍內對城市遺棄污染場地進行一次系統調查,建立城市遺棄污染場地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啟動云南省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工作,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和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等技術示范工程。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2008年云南省環保工作的總體要求、五大重點和十大措施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