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林毅夫就將到世界銀行就任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作為第一位出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的非歐美人士,林毅夫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榮譽,也是一個很大的擔子,我是抱著一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態度。作為世行高級副行長和首席經濟學家,我不會利用職務之便給中國更多的貸款,中國目前需要的并不是資金,而是需要更多的知識。前兩天聽到溫總理引用蕭伯納的一句名言,‘如果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以后,我們都只有一個蘋果;如果我有一個知識,你有一個知識,交換之后,我們都有了兩個知識。’我在世行主管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交換,我要是能夠幫助中國有更多的知識,世行的知識也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
“世界銀行的立場與中國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中國的改革從農村開始,有了很大成功,帶來了農民收入的增長。在這個基礎上,把這個改革推向城市。改革轉向城市后,農村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后開始停滯,導致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民收入增長減慢。在這個情況下,中國政府提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了對農業基礎和生活設施建設投入,加大了對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夠穩定大局,城鄉才能和諧發展。這也是世界銀行追求的一個目標。從中國的經驗可以看到,農村還充滿相當大的潛力,農村的發展需要高度關注,農村和城市的發展完全可以相輔相成。”林毅夫說,因為世行的目標是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貧困問題,中國希望其他發展中國家能與中國一同解決貧困問題。這是完全互利的。
知識是無國界的,俠士的內心也如同知識一樣坦蕩。林毅夫是這樣一個俠士,一個用現代經濟知識武裝起來的東方俠士。他沒有羽扇綸巾,沒有浣花長劍,有的是一顆東方之心的曠達博遠,有的是對世界經濟的深度認知。當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他正收拾行囊,準備踏上奔赴世界銀行任職的路途。作為一名記者,我也只能用文字送給他真誠的祝福,希望世行的陽光能照亮他俠士的人生。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會場
FengLixiang:
BuildGreen
Datongwith
theScientific
Conceptof
Development
豐立祥:
科學發展
建設綠色大同
文/攝本刊“兩會”特派記者
耿國彪
大同市地處京畿,曾是三代京華、兩朝重鎮;大同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是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日前,本刊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大同市委書記豐立祥。
《綠色中國》:豐代表,您好!大同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它未來的發展思路將會是怎樣呢?
豐立祥:大同市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在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環境污染重、能源消耗大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大同市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就必須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目前,國家已經將山西省作為全國發展循環經濟的試點省份,大同市應該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做好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選好建設項目,找準發展途徑。要通過發展循環經濟來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擴大經濟總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要通過節能減排和資源的綜合利用,來減少污染、降低能耗,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綠色中國》:在實際工作中,大同在節能減排、保護資源、治理污染、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豐立祥:加強生態建設確實是大同市第一位的任務,所有發展都應該建立在節能減排和生產建設發展的基礎上,這才是又好又快。如果大同不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那產業、工業就不能持續發展,隨著水資源和自然植被、土地資源的破壞,人的居住環境越來越差,將來是不可想象的。
大同市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制定并組織實施了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和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建立起循環經濟發展評價體系和考核體系。嚴格控制新上高消耗、高污染項目。大力改造傳統產業,積極發展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培育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引導企業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促進循環經濟產業、循環經濟網絡的形成,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將大同市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
在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大同市嚴格實行防治環境污染目標責任制,不斷完善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法規和制度,加大環保投入,加強環境質量綜合整治,實施污水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和電廠脫硫除塵工程,促進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繼續實施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首都水資源保護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全面實施山西省六大造林綠化工程,使森林覆蓋率達到18%以上。
在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方面,大同市堅持節約和集約用地,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采取各種有效形式補償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用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使用地下水,突出計劃用水,實施依法節水,使中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改進完善礦產資源使用管理辦法,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煤炭資源以及非煤礦產資源。
另外,我市還將大力發展有無煙工業之稱的旅游業。圍繞建設旅游勝地目標,充分發揮名城效應,精心打造云岡、恒山兩大旅游品牌,積極拓展紅色旅游、生態觀光游、休閑度假游、工農業特色游等多種旅游業務,加大旅游產品開發,挖掘旅游文化,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綠色中國》:我們注意到在大同市的工作中,“藍天碧水”特別引人注目,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豐立祥:大同是全國能源重化工基地,長期工業布局不合理,導致廢水、廢氣、粉塵、廢物等結構性污染嚴重再加上全市集中供熱面積小,餐飲洗浴業燃煤鍋爐常年運行,市區全年一半時間空氣處于污染狀態。特別是采暖期的1月份,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顆粒物的平均濃度都大大超過規定標準。如何盡快改善大氣環境,保障全市人民的健康,大同市委、市政府把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當作造福百姓的頭等大事來抓。我們圍繞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污染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了大氣、水和生態污染整治和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等工作,積極推進“藍天碧水”工程。目的就是要使大同的良好天氣天數大幅度增加,三級天氣的天數大幅度減少,讓市民們感受到大同空氣的清新。
在開展“藍天碧水”工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全年實現二級以上良好天氣數300天、綜合污染指數降低在2以下這一奮斗目標,研究確定環境整治重點,并抓住重點,攻克難點,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各項環境監測數字表明,和去年相比,大同市二級以上良好天氣數大幅增加,綜合污染指數明顯下降,在10個月內完成了年初省定全年目標任務。
我們有信心說,經過若干年扎實的努力,大同一定能夠逐漸地遏制住對水、對生態的破壞,使長期被破壞的生態得以休養生息,逐步恢復。只要我們把握好科學發展的要義,堅持不懈,全市人民一條心、一股勁,持之以恒就能營造一個適合人們居住的環境,形成青山碧水的綠色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