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節能減排:走在羊腸小道上的生態國事

時間:2008-04-15 來源: 作者:

  中國別無選擇,低污染高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開征環境稅,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勢在必行。

  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代表說:實行所有排污企業按照排污當量交污染費,這在全國可能是山西首創。比如焦化廠測算后排了多少二氧化硫、排了多少COD就要收多少污染費,污染企業誰污染大誰付出的費用就多,然后把這些錢用于治理,過去收幾個億,后來收到十個億,去年收到27個億。收的這27億元不是亂收費,按照誰污染誰交錢來收取,國家要提取 10%,這是實打實的,其他放在山西治理污染企業。這些錢給哪些企業?給那些治污積極的、做得好的企業,F在人大代表也根據這樣的一個做法提出在中國要征收污染稅,把污染費變成國家征收的污染稅,這個問題可能就更好解決了。

  江西林業廳廳長、劉禮祖代表建議,國家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每畝5元的公益林補償標準在林改后遠遠不夠,無法調動林農的積極性。他建議電力、煤炭、礦產、石油等生態受益部門要承擔生態補償基金,使生態公益林的建設能夠走上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陳鎮樓代表認為,污染物排放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執行環境法律、法規的重要技術依據。如果標準提高了,企業成本肯定要提高,F在既然要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就必須下決心讓一部分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活不下去,逼他們進行產業升級。

  農工民主黨中央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在總結各地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制定出更為詳細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部門規章,推動全國的污染物排放指標交易,并由國務院在適當的時候制定行政法規。

  中國GDP近五年來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扣除環境損失,有些省份的實際GDP可能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形勢,很多代表、委員將節能減排解決方案的關鍵落實到錢上。開征環境稅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個出路,這是用稅收激勵制度向企業與個人發出保護環境的正確信號。

  節能減排 在科技創新中尋找出路

  目前在我國,什么是高能耗行業,什么就是最賺錢的行業。我國GDP的支柱產業中電力、煤炭、鋼鐵等重工業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大戶。而這些行業也是節能減排的重點實施企業,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節能減排的改造。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5%,增速比輕工業快3.1個百分點。鋼鐵、有色、電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20.1%,增幅同比加快3.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沒有改變。這種增長格局,不僅使經濟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危險進一步增大,而且使節能減排工作面臨更大的壓力。

  對于目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科技部部長萬鋼也鄭重表示堅持科學發展加速自主創新,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強大科技支撐。在3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萬鋼就科技部著力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做了說明。他表示,面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科技部把發展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解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瓶頸。通過實施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減排、新能源利用、建筑節能等科技專項計劃和行動,支撐了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張寶順代表表示,山西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于兩個行業:一是焦炭、一是電力。焦炭行業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大量的污染水排放進自留地,化學需氧量提高了,如果煤炭提煉搞不好就污染了水源。電廠主要是二氧化硫的排放,以及工業煙塵、灰塵的排放。這幾年,從我當省長開始關了4000萬噸焦化產量,對所有的保留下來的焦化要求必須是大規模的、大規格的機械化煉焦,大機焦的比重由過去的20-30%提高到95%,大機焦在設備和工藝上是保證先進的。另外必須要有廢氣回收裝置、脫硫除塵裝置、煤焦油回收裝置,煤焦油回收以后下一步要生產更精細的化工產品。脫硫、除塵、回收是焦化廠存在的三個必要前提條件,不滿足這個條件就要關閉甚至炸毀,一點都不客氣。

  呼爾查代表說:節能減排更應該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而不僅僅依靠現在強制性的約束力。對資源一定要榨干吃盡,一定要真正循環起來。廢氣、廢渣、廢水如果能夠綜合利用起來,對建設節約型社會很有意義。現在包頭的廢水利用率達到了 70%,粉煤灰做成磚當建材,這一項就可以消化當年產生粉煤灰的80%。

  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總經理、耿承輝代表表示:節約也是生產力,是有質量的發展。大型石化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不僅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且也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能源消耗較高、污染物排放量較大,整個行業應該繼續控制增量,特別是大型石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產業結構的優化,應大力發展有機原料、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降低高能耗產品在行業的比例。

  江蘇省電力公司總經理、費圣英代表對記者說:應著力改變一廠一企孤島式節能格局,在國家層面上統籌構建跨領域的節能體系。建議:一是在產業政策層面,更加注重產業空間布局規劃與一、二次能源建設規劃的協同性,全面優化我國能源開發、輸送和利用的空間布局。二是在節能政策層面,形成節能政策的閉環控制,防止高耗能節點在地區間、產業間轉移。三是在能源結構層面,提高電能對石油、天然氣的替代率,向能源結構優化要節能效益。

  河北保定天威集團董事長、丁強代表說:當前我國主要消費能源是煤炭和石油,應該把發展新能源產業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來認識。國家要下決心加大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資金投入,支持國內研發隊伍,推動技術升級進步,特別是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技術,而技術創新又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讓新能源產業成為改變國家產業格局的新生力量,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一些代表、委員在討論中擔心,污染數據的下降是否真能帶來環境質量的改善?十一五的后3年是否能繼續保持污染物持續下降的勢頭?以科技立國、科技興國為國策的中國經濟,新技術到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產業完成節能減排目標,還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數據,但科技創新也許就是完成節能減排目標的一個重要支撐。

  環保第一由口號到行動的轉變

  目前,要想讓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要想讓人民的生活不被污染所挾持,除了要不斷宣揚可持續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加強環境執法,真正做到環保第一。

  過去,我國涉及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可謂不多,不可謂不全,但在單純的經濟增長、GDP收入以及數字出官、這種畸形的政績觀面前,都顯得軟弱無力,得不到嚴格落實、真正執行。

  呼爾查代表認為,污染的GDP是恥辱的!過去意識不到,大家都想發展,忽略了環境的保護,F在環保都成第一條件了,是在招商過程中不容回避的問題。

  河南省三門峽市市長李文慧代表表示:對國家和省里制定的一些環保法律、法規、政策,要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堅決落實。今后他們再上新項目時,無論屬于什么情況,都會堅持環保第一。

  張力軍在記者招待會上透露,一些地方將要對沒有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官員實行嚴厲問責制,有的甚至是晉升通道的一票否決。甘肅省省長徐守盛同志講過,完不成節能減排的指標,他就辭去省長職務。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同志有一句話,我現在記憶猶新。他講,什么叫做約束性指標?約束性指標就是摘帽子工程。山東省要完不成節能減排的目標,我姜大明就辭去山東省省長職務?梢姼鞯貙崿F節能減排的決心之大。

  有人敢于站出來為環境負責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中國的節能減排問題不是靠幾個官員負責就能解決的,這需要靠制度來實現。只有能夠制約所有人的環保制度真正在國家每一個角落發揮作用,我國的節能減排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2006年,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環?偩趾31個省市區政府、5個電力公司分別簽訂了兩項污染物減排責任書; 2007年,國務院出臺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實施方案和辦法。這兩項措施把節能環保和官員的政績掛上了鉤。今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更是組建了環境保護部。此外,過去被常常作為環保不力借口的資金問題這兩年有了突破式的解決,兩年來全國環保投入達到了5500多億元,占同期GDP1.24%。

  盡管國家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現在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2007年,全國地表水27%的國控斷面水質劣于V 類標準,58%的斷面達不到III類標準;流經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大氣、土壤等污染日益嚴重;固體廢物、持久性有機物等污染持續增加;水土流失嚴重,大多數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從當前經濟增長的情況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呈快速增長趨勢,結構性污染問題仍未緩解,環境壓力依然較大。今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這就需要我們把口號變為行動,集合全社會的力量,將我國節能減排事業從羊腸小道推進到寬闊平坦的高速路上。

  在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國家環?偩指本珠L張力軍()就環境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江西省委書記蘇榮代表向記者講述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試驗區的戰略構想

  降低污染、循環利用目前已經成為我國涉及民生的重大問題

  科技部部長萬鋼就我國科學創新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回答記者提問

  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環境目標

  TheUniqueIdeaSproutoutoftheEarth

  泥土里長出的創意

  ——創意農業讓農業增值

  文/本刊兩會特派記者 李珂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五年,我們從加強農業基礎入手,把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作為首要任務,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農業的發展,為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農問題是民革中央近年來持續關注的領域,對于如何切實促進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民革中央的提案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思路——走創意農業之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四川省委副主委張慶成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提案情況。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節能減排:走在羊腸小道上的生態國事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