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第16個世界水日,2008年的主題是“涉水衛生”。對中國人來說,這個主題很貼切。2007年頻繁爆出的水污染事件,讓中國人不得不關心自己每天使用的水。各種調查結果顯示,我們的飲用水果然不夠安全、不夠衛生。
目前我國90%以上城鎮水域受到污染,大中城市自來水的原水合格率只有約70%,中小城市水源合格率則更低。2008年2月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村抽樣水體未達到基本衛生安全的超標率是44.36%.在飲用非集中式供水的農村家庭中,對飲用水進行水處理(不包括燒開)的比例只有5.11%.水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傷害,還有更多觸目驚心的數字可以列舉,中國水危機的嚴重程度,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中國已經展開行動,應對水危機,應對更廣泛意義上的環境危機。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通過。這次修訂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擴大了懲罰范圍。可以看出,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正在變得硬氣起來,嚴厲起來。與之呼應的,是在大部制改革中,國家環?偩稚秊檎考墸瑧搹拇丝梢运Φ“橡皮圖章”的美名。更早之前,國務院下發《“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被解讀為“地市減排不達標黨政一把手就地免職”。中央政府不只是彰顯決心,也采取切實行動。2007年底,2008年初國務院協調各部委出臺環境經濟政策,各大強勢部門紛紛出手,協助環?偩滞瓿删G色系列。中央政府力挺環保,這是絕對沒有任何爭議的事實,這也是目前改善環境、應對危機的最大機會。
中國的環境問題累積惡化到今天的程度,社會普遍認為是政策的價值導向和行政制度的安排所致。說得直白些,各地殺雞取卵式的發展模式是大前提,而環保部門在行政架構中的弱勢則是一個具體的因素。環保部門在財政和人事上受制于地方政府,這成為人們普遍詬病的制度之弊,F在很明顯,環保部門即將擺脫弱勢地位,成為有發言權、有制約力的職能部門。但是,中國的環境問題能否隨之一舉解決,卻仍有很大的懸念。
環保部門強大了,能夠以環保的名義制約其他部門或其他利益方破壞環境的行為,對中國的環保事業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這并不是一個能夠讓人絕對放心的解決方案。
最直接的一個憂慮便是,誰來監督環保部門?公權力向上負責,導致終極監管缺位,這是不必重復的老生常談,卻仍然是不能忽視的根本問題。在有權無責的寬松現實中,行政職能部門利益化是一個必然的現象,這已經是中國政治中公開不避的事實。讓人遺憾的是,在這一點上,環保部門與其他任何部門沒有區別。隨著環保部門權力的壯大,部門利益化是難以避免的趨勢。然而,繼續讓人遺憾的是,環保部門的利益并不等同于環保事業的利益。在與其他職能部門互相“制衡”的過程中,環保部門使用權力的動機是實現部門利益還是履行部門職責,這其中存在一個無從監管的自由空間。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