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特殊的算術題:一邊做“加法”――發展經濟,一邊做“減法”――節能減排。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必須要有做好這道題的智慧和勇氣。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節能減排”再次成為在皖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焦點。
“減法之法”
“節能減排”怎么個減法?來自安慶石化的余夕志代表提出,對于企業來說,關鍵要在延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上下功夫。以化工產業為例,其下游產品非常多,這些產品之間都是環環相扣的,而目前由于沒有建立良好的循環體系,很多可以利用的東西被當作廢物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資源。“如果按照循環經濟的原理來布局,做到規模合理、工藝先進,就算再多一些化工企業,節能減排任務也不會增加多少。”
全國人大代表于一蘇提出,節能減排也要轉變觀念,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在工業治理的同時必須抓緊生物治理,特別要發揮森林的作用。作為林業系統的全國人大代表,于一蘇十分重視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用。她建議,政府要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提高污染企業的排污費,并將其部分納入綠化基金,同時探索向社會發行地方生態福利彩票,籌集社會閑散資金植樹造林,進一步發揮森林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
“銅陵經驗”
3月6日下午,安徽代表團向境內外媒體開放,人大代表集體接受記者采訪。全國人大代表、銅陵市委書記姚玉舟第一個被“點”了起來:“請問姚代表,銅陵作為以資源型產業為主體的工礦城市,在抓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哪些經驗和舉措?”
2005年被列為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城市以來,短短兩三年銅陵市創造了循環經濟欣欣向榮的“銅陵經驗”:一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循環經濟政策規劃體系,明確了政府、企業、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二是積極構建循環型產業體系,推動資源在不同企業、不同產業之間以及園區內的合理循環和綜合利用;三是在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開展不同層面的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充分發揮示范試點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四是注重建立技術支撐平臺,支持企業通過產學研聯合、自主研發等方式進行技術攻關,激發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內在動力。
一組翔實的數據為“銅陵經驗”做了最好的注腳。2007年,銅陵市二氧化硫減排、COD排放問題控制均超額完成年度減排任務,順利完成了單位GDP能耗下降4.4%的考核目標;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3%、73%以上,遠高于國家平均水平;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量500余萬噸,資源綜合利用產值已超過15億元,實現了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