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紹興縣環境保護局2006年工作要點

時間:2008-03-10 來源: 作者:

3、深化“811”環境污染整治。

今年是三年“811”環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關鍵之年,必須繼續堅持突出重點,鐵腕執法,采用關停、重罰、賠償、追繳排污費等措施,形成高壓嚴管態勢,解決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234):健全一項機制,即定期排查,掛牌督辦,限期解決,消除隱患的機制。嚴格執行兩項制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切實加強環境保護源頭管理。監控三個區域,即漓渚江、蘭亭江、松塢江;蕭紹邊界錢清段;蕭紹邊界安昌區塊。開展四次專項行動,即:以印染、噴水織機為重點保護水環境的專項執法行動;以熱電、水泥行業為重點凈化空氣的專項執法行動,以化工企業為重點的確保環境安全的專項執法行動;以為考生創造寧靜環境為重點的綠色護考專項執法行動。

4、深化實施循環經濟。

按照“梯度推進、產業聯動、循環開發”的原則,深化實施循環經濟,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對接、區域循環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清潔生產。認真貫徹執行《清潔生產促進法》,對新擴建項目,使用或生產中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項目,重點印染企業、重點熱電企業適時推進清潔生產強制審核,年內有20家以上企業開展審核,切實有效促進企業降低消耗、控制污染、增加效益。二是積極摸索循環經濟不同實踐。根據《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綱要》和紹興縣《關于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積極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重點發展先進技術型、節約能源型、環境保護型、生態建設型產業,逐步培育一個循環經濟創新示范試驗區,完成20家企業的循環經濟試點。三是發展節點產業,推進共生鏈接。在繼續重點推進中水回用、淡堿回收等項目和技術的同時,建設紹興縣固體廢物焚燒處置項目,引導企業開展堿堿量PTA回收、印染廠能源梯級利用等技術,組織力量開展定型機廢油回收利用課題攻關。四是堅持自主創新,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工業技術支撐體系。培育和扶持環保產業,開展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再資源化技術、系統化技術和共生鏈接技術等6類技術的攻關和貯備,走出一條符合紹興實際、自主創新式發展循環經濟路子。五是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濱海省級生態示范園區實質性啟動有新進展,柯橋經濟開發區省級生態工業區規劃盡早通過省級確認。

5、提高環;A能力。

一是進一步完善環境污染事件應急體系建設。完善突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應急預案,和放射源失控、核輻射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加強環境污染突發事件的防范和演練,切實提高應對環境污染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和水平。二是抓緊啟動“數字環保”建設。促進環境管理的精確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今年重點完成兩項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即完善熱電企業SO2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和建設漓渚江、松塢江沿線印染企業排放口視頻監控系統,同時進行熱電企業SO2自動在線監控系統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體系的探索。三是著力提高監管和執法水準。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政風行風建設成果,加強隊伍能力建設,提高廉潔自律意識,強化執法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做到群眾投訴有案必查,結案率達到100%,準確率100%,滿意率95%以上。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實現管理型機關向服務型機關轉變,實現后期管理、末端治理向前期服務、源頭引導的轉變,實現單純對企業的環境管理向培育、規范、引導環保產業市場發展,提供優質的社會中介服務的轉變。

6、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報道為主,突出宣傳黨委、政府對改善環境質量所作的努力和對改善環境的決心。通過新鮮活潑的事例,通過老百姓的“現身”說法,反映環保工作的成績和給群眾帶來的好處;堅持把環境宣教與創建生態鎮村、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工作相結合,以綠色創建活動帶動人,從而使人民群眾主動關心環保、自覺參與生態建設,讓群眾在參與中凝心聚力、提升環保意識,努力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紹興縣環境保護局2006年工作要點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