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上虞市環境保護局2006年工作要點

時間:2008-03-10 來源: 作者:

以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會議精神,扎實開展811環境污染整治行動,深入實施生態靚市戰略,為發展出力,為環保盡責,為社會服務,為百姓解憂,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突出重點治廢氣,兼顧兩頭抓規范,健全隊伍強素質,嚴厲打擊保平安。強化污染治理,提升環境質量,力爭在明年摘掉省級嚴控區“帽子”,為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打好一個硬仗

全力打好811環境污染整治攻堅戰,按照《浙江省省級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污染整治驗收工作規程》,編制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省級嚴控區摘帽污染整治規劃,全面實施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污染整治工作。以市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為依托,以危險廢物焚燒站建成投運為契機,大力開展重點污染企業的水、氣、渣綜合整治。對新建項目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三同時”執行率達100%;對未批先建,批這建那,且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建設項目堅決予以關、停、并、轉,同時進一步收集和完善一廠一冊資料,確保通過省級嚴控區驗收。

二、推進兩大建設

一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配合有關部門加緊啟動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建設,盡快完成污水收集管網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和專項規劃,完成二期日處理能力為22.5萬噸的可行性方案編制。繼續抓好現有污水處理廠的管網收集系統和污水輸送能力建設,增設曹娥江過江管道,擴容建設3#4#泵站,抓緊實施排污口外拓延伸工程。進一步完善兩區雨污收集管網建設,實現雨污徹底分流。加快工業固廢填埋場和鄉鎮、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設施建設。二是加快推進生態市建設。根據既定的《生態市建設規劃》,繼續圍繞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安全和生態文化四大體系和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人居、資源開發與保護、生態文化、生態市建設支持系統七大重點建設工程,以“十個一”生態工程為重要抓手,加強鄉鎮、農村環境整治及生態鎮村建設,實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千里河道整治”工程,加強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加大生態鎮村創建力度,優化農村生態環境。加大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三大污染源治理力度,實施精細化工園區、經濟開發區生態化改造工程。

三、提升三大區域

在全面實施污染整治的基礎上,按照“搬遷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收購兼并一批”的要求,努力實現精細化工園區、道墟化工小區和經濟開發區產業結構和環境質量有較大提升。配合有關責任單位對道墟化工小區龍盛、閏土9只重污染項目和經濟開發區四家企業實施有條件的搬遷,進一步推動工業集聚,合理產業布局;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和清潔生產要求,配合有關部門重點在化工園區開展清潔生產審核,通過工藝革新和產業升級,實現污染防治從單純的末端治理向生產全過程控制轉變,不斷加快化工園區產業更新換代進程,增強園區持續發展能力;針對目前土地和能源等要素制約,加大重污染企業的收購兼并力度,騰出土地空間和環境容量,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整合和優化資源配置。

四、強化四大手段

一是規劃的手段。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對產業發展、產業布局、生態建設規劃再次進行深化細化,做到同步規劃、同步推進。二是行政的手段。對新建項目,提高進入門檻,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切實把好事前預審關、事中評審關、事后驗收關。把關口前移,在項目審批前,會同專家共同搞好環保事前預審;在項目建設前,邀請環保技術專家對項目的環評和污染治理方案進行事中評審,確保建設項目的檔次;凡未配套建成治污設施、未通過環!叭瑫r”驗收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投入試生產和正式生產,強化事后驗收,確保新建項目“三同時”執行率達到100%。三是法律的手段。加大監管查處力度,把好環評補辦關,對環評審批通不過的,堅決實行“封殺”,迫使企業停產或轉產;把好污染查處關,對違法排污企業發現一起,處罰一次,曝光一次。四是經濟的手段。以新出臺的《浙江省排污收費條例》為依據,加大排污收費力度,同時,配合有關部門合理確定污染物處理價格標準,提高資源利用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成本,促使企業加大環保投入。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上虞市環境保護局2006年工作要點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