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業各監理公司在穩步發展,隊伍越來越壯大,創造的利潤也在逐年增加,形勢喜人。但千萬不可忽視,在繁榮景象的背后,潛伏著不可忽視的危機。
危機一,外部環境的不得因素:水利行業的監理企業增加過多、過快,造成“憎多粥少”;監理行業各單位在投票中壓價競標,造成監理市場混亂,致使監理取費過低,難以形成企業的再發展;國內監理行業至今不能與國際接軌,監理的權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國家新出臺的監理收費標準,至今無人執行;有背景的監理企業實行監理投標區域“畫地為牢”,造成其他監理單位“針插不進”;全國監理工程師考試三年斷檔,造成監理監理工程師短缺;參加總監培訓人員的資格條件,由原來的工程師,升級為高級工程師,造成總監老齡化…
危機二,內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各監理企業體制的不規范,直接阻礙著監理事業的持續發展;在職人員中,有監理工程師證和總監資格證的人員不少,但真正愿意從事監理工作的人卻鳳毛麟角。外聘的監理人員中,退休后應聘的老同志多,但受到了身體條件和年齡上的限制,造成有相應執業資格的人少;從事特殊監理專業的人才嚴重不足;外聘的年青人想發展,卻因無成果致使晉升技術職稱難,造成人心浮動;長年的野外工作,以及與付出不相符合的收入,造成青年人難以談婚論嫁;中年監理人的家庭存在著后顧之憂;監理隊伍老齡化;過低的監理收取費,造成監理機構無發展基金,制約著監理公司的基礎建設和發展…
凡此種種,這此都制約著監理公司的發展,妨礙著監理人才的培養和后備人才的儲備。
總之,監理事業的前途是光明的,監理行業也在逐年走向正規化,但危機已浮出水面。如何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如何將危機轉化為生機,已經不是某個監理單位單方面能夠解決的問題了。目前國內監理行業迫在眉睫的問題是何時能真正與國際接軌?文章引用自: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