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大力開發水電的同時,又能維護河流的生態,一直以來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目前社會各界極其敏感的話題。有人說,大力開發水電必然會破壞河流生態,二者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對立性矛盾,因而反對大力開發水電。水電開發與河流生態的關系到底如何呢?二者之間真的存在不可調和的博弈關系嗎?二者的關系能不能達到和諧發展、共同雙贏的局面呢?
近來,媒體上有篇題為“水電開發與河流生態的博弈”的文章,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該文的作者似乎從心里就不大承認水電開發對于人類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文明活動。而需要一再強調的是:水電開發對于人類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文明活動,這點是不容置疑的!當然,我們單獨強調說水電對現代人類文明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因為我們還有多種取得電力能源的方式。但是,實際上大型水電一般都是水利工程的副產品。大型水電開發的必要性首先在于,人類對水資源天然分布的不均勻的調解,必須依靠大型水庫進行?v觀全世界的現實,沒有大型水庫的調解,幾乎就不可能維系我們今天的現代化社會。因而,水電開發的社會必要性,首先體現在它的大型水庫的水資源調節功能。如果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把水電開發作為一種可有可無的選擇,也就不會去大張旗鼓地論述什么水電開發與河流生態博弈的問題了。
對“跑馬圈水”的憂慮是根本不必要的
有人稱:當前的情況是,10000億千瓦時的水電開發權已被幾大電力公司當作“金娃娃”緊緊抱住,并迫不及待地進行開發,人們甚至用“跑馬圈水”形容長江上游當前的水電開發態勢。環境、生態、移民等一系列問題隨之產生,形勢令人十分憂慮。
這種擔心水電開發過快的說法是有問題的。我國大型水電的開發歷來都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劃進行的,不存在任何無序開發的問題。反之,我國的水資源開發長期受制于我國的經濟能力,以至于我國解放50年以后,水電開發程度還不足10%,全國的水庫蓄水能力僅為四千多億立方米,不到美國的二十分之一。這使得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矛盾十分突出。雨季的洪澇災害和旱季的嚴重缺水,始終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之后經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受到投資體制的制約,我國的水資源開發,尤其是水能資源的開發一直不能擺脫困境。直到2002年國家實行了電力體制的改革,把過去由國家統一投資、開發的水能資源開發形式,改為劃分成五個電力集團互相競爭,利用市場經濟的規律促進水能資源的開發建設。
顯然,這一改革措施收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突出效果。我國長期受制于資金制約的局面迅速得到了改變,水電資源開發成為各大電力集團以及社會上很多投資者競爭的熱點。然而,這種“跑馬圈水”的局面也引來社會各界的一些擔心,包括參與競爭的一些大電力集團,也有人抱怨應該恢復原來的國家統一開發機制。但是,對于這一點,原來曾經長期擔任國家水電發展負責人,后來又擔任國家水利部部長的汪恕誠,多次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回擊社會上的種種非議,并對社會各界水電開發的積極性給予高度的肯定。從國家發展的大局上看,我們不能不承認,電力體制的改革、水電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國水電開發受資金制約的被動局面。這是我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巨大成果,我們決不能認為這種投資形式的改變就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特別是不能否認目前我們國家的大型水電開發,還都是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發展規劃進行的。“跑馬圈水”的局面是社會各界水電開發積極性高漲的表現,是我們改革開發的巨大成果。形勢一片大好,而絕不是什么令人擔憂的事。
由于受到經濟能力的限制,我們發展中國家的河流開發比發達國家晚了半個多世紀。即使我們國家從現在起按照目前梯級開發規劃,大力開發水資源,若干年后最終的開發結果恐怕也可能就是相當于今天美國(以及其它一些發達國家)的水資源開發程度。很多人對一些企業的積極開發水電的“跑馬圈水”頗有微詞,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任何大型的水電站的開發建設都不可能超出國家的統一規劃,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開發建設大型水電的決定權都在于國家。所謂失控和無序開發的現象對一些地方管理的小水電來說或許確實存在,但是,如果用它來形容我國的大型水電開發現狀,完全是一種不符合實際的猜測?傊,我們國家通過政策調整和運用市場經濟杠桿,調動起來的水電開發的社會積極性,是我們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們國家發展的歷史機遇。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