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污水處理廠的進水COD經常達到1000mg/L,這給我們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帶來了很大阻礙!标兾魇∠剃柺袞|郊污水處理廠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這是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記者團在陜西省采訪時了解到的。作為陜西省第一家成功采用BOT模式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咸陽市東郊污水處理廠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什么費盡周折建起污染治理設施會運行困難,政府在BOT模式和污染治理中又該起到什么角色和作用?
進水COD間歇式超標有人在向管網偷排污水
出水有環保局監測,如果不達標排放,按照合同,將會受到處罰。但是,進水COD總是超過設計指標,這大大增加了運行成本。
陜西省咸陽市東郊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為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深度為二級生化處理。建設規模日處理污水8萬噸,是陜西省采用BOT模式投資建成的第一個現代化城市污水處理廠,采取“政府建管網,企業建廠;企業運行,政府付費”的政策。2006年10月,東郊污水處理廠投入商業運行,結束了咸陽市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渭河的歷史,每年可減少向渭河排放COD8000噸。盡管作為陜西省第一個成功實行BOT運營的污水處理廠,他們的日子并不輕松。在東郊污水處理廠控制室內,記者看到進水水質在線檢測上顯示著進水COD為962.4mg/L!拔覀兊某鏊协h保局監測,如果不達標排放,按照合同,將會受到處罰。但是,我們的進水COD總是超過設計指標,這大大增加了我們的運行成本。”
在東郊污水處理廠以往的運行記錄上,記者看到,進水COD幾乎每天都有4次超過設計指標2~3倍的峰值出現。按照設計,污水處理廠進水生活污水占60%,工業廢水占40%。全國人大環資委巡視員何嘉平指著一張進水COD記錄圖表告訴記者,城市生活污水COD雖然根據人們生活規律出現早、中、晚三次高峰,但是生活污水在凌晨3點~5點期間出現COD超過設計標準2~3倍的峰值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定是有企業向管網偷排超標污水。
“這種間歇式的沖擊負荷對我們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影響非常大,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關閉進水口,延長污水處理時間,加大投藥量,確保污水達標排放。但是長此以往,作為企業,很難承受如此高的成本負擔!睎|郊污水處理廠的這位負責人表示,按照合同規定,進水水質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可是他們無力改變進水水質。而另一方面,環保局卻對出水水質要求嚴格。他們在兩頭巨大的壓力下艱難運行。咸陽市環境監測站綜合室主任祝淑靖解釋說,咸陽市向東郊污水處理廠排放污水的企業僅餐飲企業就有500多家,還有一些印染企業、鑄造企業等污染比較嚴重的行業。目前咸陽市還沒有在企業排水口安裝在線監測裝置,對企業排往管網的污水幾乎沒有監控能力。另外,城市排水系統并不歸環保局管理,一些企業就以此規避了環保部門的監管,他們對于這種狀況也是鞭長莫及。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年底以前,陜西省將在一些國家重點污染源安裝在線監測,屆時這種超排偷排現象將有所緩解。
公用設施改革不是一改了之、一賣了之
很多地方政府認為只要管好出水就好了,至于進水與自己無關。這樣可能打擊運營企業積極性,容易造成企業中途退出
記者了解到,像咸陽市東郊污水處理廠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并不罕見。隨著城市管網區域的擴大,大量工業廢水進入城市排水管網,其中一部分進入城市管網的工業廢水沒有處理就通過城市排水系統直接向自然水體溢流排放;一部分工業廢水則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而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工業污水,有相當一部分由于污水處理廠工藝和運營費用的限制,沒有能夠按照環保的要求達標排放。甚至有些污水處理廠建成運營后發現,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比例完全倒過來,原本設計的處理工藝根本無法適應大量增加的工業污水。
雖然工業廢水仍然是水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但是根據國家環保總局歷年來各種調查及《全國環境統計公報》,城市生活污水已成為主要污染源之一。隨著中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數量與規模的迅速擴張,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以年均5%的速度遞增,雖然城市污水處理率不斷提高,但是城市污水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提高,在COD排放總量中的比重也并未降低。要達到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除了加強工業廢水治理外,城鎮生活污水也要加大治理力度。而對于許多經濟不發達地區,動輒數千萬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費用讓很多地方政府感到頭疼,BOT方式在這種狀況下走入了人們的視線。
BOT僅僅是一種投融資工具,其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解決政府資金不足的問題。對BOT應用的好壞,取決于客觀項目條件和政府能力,因為它們直接決定項目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BOT本身因其前期成本高和有限追索等特性,因此政府也需要具備判斷、預測、管理、信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作為簽訂BOT合同的另外一方,也必須按照經濟規律和法律規定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長江商學院金融學客座教授郎咸平認為,市政公用事業不管怎么改革,政府都應該負起責任來,絕對不是改革了,地方政府就可以不拿錢了,更不可以一改了之、一賣了之。不管怎么改,市政公用事業尤其是帶有社會公益事業色彩的污染治理設施仍然是政府不能推卸的重要職責。
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指出,污水處理廠進水和出水水質在BOT特許經營合同當中一定有了明確規定,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卻認為只要管好出水就好了,至于進水與自己無關!八坪豕檬聵I單位企業化了,公用事業項目運營市場化了,政府就不應再管得太多,這是大錯特錯的!边@樣不但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打擊了運營企業的積極性,很容易造成企業中途退出。
傅濤強調,雖然很多污染治理項目都按照市場機制和市場辦法交給企業去經營和管理,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更需要加強監管,加大對排入城市排水管網的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督,在排水口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避免企業偷排,對于偷排超排企業要嚴厲處罰,把好污染治理第一道關口,不要只管出口,不管進口。而且政府監管應當更多地研究市場機制和市場的辦法,不可放松,因為政府維護的是環境的安全和民眾的利益。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