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山西將出現
“缺水問題不解決,山西就沒有未來。”
這是今年山西“兩會”期間,惟一提交人大代表審議的部門預算,代表們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集中討論如何解決山西的缺水問題。“水是特殊資源,要像煤一樣收資源使用費,有償使用。”副省長梁濱說,這是保障山西社會經濟永續發展的總體需求。
省長于幼軍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羅列了制約山西經濟發展全局的三大因素,其中將水資源短缺排在第一位,其余兩項依次是交通基礎薄弱和城市建設落后。
為了從根本上扭轉水資源日趨短缺、水供給日趨緊張、水環境日趨惡化的嚴峻局面,于幼軍在《報告》中提出以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為重點,全面實施興水戰略。
缺水困局
水資源潰乏是困擾山西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難題之一。按人均和國土面積綜合平均,山西水資源指數在全國各省區中列倒數第二,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而且分布極不均衡:中部盆地人均水資源嚴重短缺,東西兩翼則相對富足,而最為豐富的東南部還有一定的開發潛力。
這種緊缺局面在很大程度上與采煤對地下水資源的破壞有關。山西每采1噸煤平均要破壞2.48噸水,由于大規模的煤炭開采活動,山西全省水資源總量多年來呈連續下降趨勢,已經從改革開放前的142億立方米銳減到84億立方米。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地表供水能力不足,山西大部分地區必須依靠超采地下水才能勉強維持供需平衡,地下水開采程度高達77%,形成了多個大小、深度不同的地下漏斗,其中以太原和運城最為嚴重。
對此,梁濱作了一個形象的描述:“重慶2006年大旱,掘井5至10米即見水,而山西許多地方要打800至1000米才能見到水。”
就水資源對山西經濟社會的支撐能力問題,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專門做了半年的課題研究。據他們測算,如果山西“十一五”規劃的大部分項目建成投產,2010年將出現
“我省水資源嚴重短缺不容置疑。”該課題負責人、能源研究所所長王宏英說,水資源的持續開發利用已經成為目前山西經濟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
本次省人大會議前不久,王宏英將他們的最終研究報告《水資源支撐能力評價》提交省政府。而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也就順理成章地列入了山西本次人大會的中心議題。
興水戰略
對于如何解決山西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水資源供需缺口,王宏英在《水資源支撐能力評價》報告中提出了兩條建議。一是提請國家盡早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引水工程”,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但山西在這方面并不掌握主動權。
另一個更為可行的辦法是加快黃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國家分配給山西的黃河取水指標是43億立方米,而實際利用僅10億立方米。”王宏英表示,在國家規劃的范圍以內,山西完全可以進一步加大黃河取水的開發力度。而積極爭取國家批準建設引黃北線工程,已被納入于幼軍2007年的施政目標。
在開發水資源以擴大供給的同時,山西興水戰略更注重合理配置水資源,科學用水,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山西缺水是相對而言的,最突出的問題是水的再利用非常弱,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浪費。”一位當地官員認為,在現有社會經濟條件下,山西一定要發展節水型工業,使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成倍數地增加,這在全省生產力布局中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
“山西要突破缺水瓶頸,在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方面要有戰略性轉變。”王宏英說,山西必須從過去以需定供、不惜超采地下水以維持經濟發展的配置方式,向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轉變。他建議成立水資源管理委員會,以省長為主任,吸收有關部委負責人參加,統籌規劃,建立以流域統一配置、調控和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開發管理新體制。
為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王主張實行以“差別水價”和“階梯式水價”為重點的水價政策。“工業用水實行差別水價,對火力發電、鋼鐵、紡織、化工、造紙、煉焦、洗煤等高污染企業和淘汰類企業,通過水價加倍的辦法限制其用水。”
這些建議大部分被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所采納。于幼軍明確提出要全面推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以價格杠桿和行政手段遏制嚴重超采地下水,并實行工農業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階梯式水價,促進全社會節約利用水資源。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