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中國缺水問題嚴重宣布節水硬指標

時間:2007-07-23 來源: 作者:

   在中國,節約用水這四個字幾乎隨處可見,然而,雖然講節約講了幾十年,中國目前的缺水問題依然十分嚴重。對此,中國政府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把建立節水型社會的目標落實下去。但有專家指出,這個計劃未免有些野心過大。

  中國政府為節約用水提出了具體指標。中國發改委、水利部、建設部聯合發布的規劃指出,到2010年,單位GDP用水量必須比2005年降低20%以上,全國用水量削減690億立方米,這意味著從2006年到2010年每年單位GDP用水量要下降4個百分點。

  面對這個艱巨任務,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表現得頗有信心。他說:中國有著巨大的節水潛力。

  汪恕誠所說的潛力似乎可以從中國水利部的統計數據中找到論據。


  2004年,中國每1萬元的工業產值所耗費的水資源是196立方米,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是50立方米;同樣在2004年,中國每實現1萬元GDP,需要耗水399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國和其它發達國家的8倍。

 
  也就是說,在中國這個傳統上缺水的國家,經濟發展并不是在高效率用水的情況下實現的。比如,中國工業用水的循環使用率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農業灌溉水利用率也不高,人們的節水意識差,節水器具也不普及。現在,政府要擰緊這些水龍頭,要實現農業節水二百億立方米,工業節水134億立方米,城鎮生活節水18億立方米。

  提高水的利用率,給原本龐大的耗水系統瘦身,這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高速增長和人口過多給水資源帶來的巨大壓力。


  但是,哈佛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彼得.羅杰斯在接受中文部采訪時說,中國經濟的用水大戶是農業,農業占總用水量的60%70%,中國政府要采取的使用節水器具、調整種植結構等做法對于精簡農業用水會有一定效果,但是,中國的實際國情決定了農業的節水余地不大。

  羅杰斯說:中國人口和人口收入的增加造成人們對食品的需求量的增加,這就使農業發展和灌溉需要更多的水。當人們手里有更多錢時,他們所吃食物的種類會發生變化,原來用水少的食物被很耗水的食物代替了,比如畜牧業和養殖類產品就非常耗水,這使得農業用水大幅度上升。當一個國家變得富有之后,人均用水的增長并不全是生活用水,更多的是在農業上,是為了生產出供人們消費的食物。


  為了確保節水目標的實現,中國政府還將對每一地區和各行業的用水量進行控制,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2006年所作的一個報告中,提出了水資源宏觀總量微觀定額兩套指標的概念。

  水資源的宏觀總量就是分配給各地區、各行業乃至各單位、各企業、各灌區的水量,例如,根據中國國務院的黃河分水方案,寧夏擁有40億立方米的黃河水總量控制權。

  而水資源的微觀定額是指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用水量指標,這樣,中央政府將一定量的水分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對這些水量進行層層再分配,并對各種產品用水量作出規定,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上令下達,把節水政策落實下去。


  然而,羅杰斯認為,這個份額制度并不是最有效的節水辦法。

  羅杰斯說:當你使用這種配額制度的時候,會有太多政治因素被牽扯進來,人們會在誰可以擁有多少水上討價還價,所以,這可能是最沒有效率的一個辦法。


  羅杰斯說,他認為,最有效的辦法是政府改革現行的水價。他說,政府通過對水價的控制可以在迫使人們和企業節約用水方面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他說,中國政府的這個節水攻勢的目標應該是可以逐步實現的,但起碼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把目標定在2010年,有些太過樂觀了。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中國缺水問題嚴重宣布節水硬指標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