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中國水業發展思考

時間:2007-07-04 來源: 作者:

就全球發展戰略而言,21世紀是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走向實施的世紀。中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水的可持續發展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這就必然引發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就水的發展戰略、管理體制、技術路線、市場開發等全方位的關注。
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水資源、水環境問題
    中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全國600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110多座嚴重缺水。中國人口預計到2030年左右達到高峰,屆時人口總數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形勢將更加嚴峻。

經濟增長和城市化發展將是嚴峻挑戰。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調整推進和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使得用水需求大幅度增加。同時,水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2003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60億立方米。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348.9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只有42.2%。全國七大水系及一些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因此,防治水污染任務十分艱巨。
二、兩種認識觀
   
當前,關于水的問題存在著兩種認識,一種是將主體和客體分離,人類對于水是一種控制、利用和改造的關系,也就是將水作為一種使用對象或者管理對象來考慮。這就產生了將水按用途劃分,如:城市、工業、農業用水等等,并由此將水資源、城市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等分別劃歸不同的政府部門管理,從而形成了我國當前多龍治水的局面。確實,這種體制已經成為了當前急需解決的制約性問題,但體制上的改革如果僅僅是將水資源管理擴大到水流域管理,進而從水源頭管理延伸到水龍頭管理,這仍然是沿著原來的思路擴展,只不過從形式上進行了綜合管理,從實質上是擴大了部門的管理權限。如不轉變觀念,由多龍治水改為獨龍治水非但不能解決當前問題,還會引發新的問題,例如:過分強調以南水北調來解決北方城市缺水問題,這僅僅只是考慮了這一個方面,而水的生態平衡則是更為重要的問題。

三、政策與法規
1.可持續的水資源利用戰略--中國政府確立了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綜合利用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
2.不斷健全的法律框架--中國政府在水資源綜合管理、水污染防治、產業引導、市政公用事業特許經營、外商投資、國有資產管理、投融資體制、價格體制改革等方面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3.趨于成熟的城市水務市場
   
中國政府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促進水業市場化和規范市場秩序的主要政策:引導市政公用行業打破壟斷,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和管理,加快建立特許經營管理制度,推進產業化經營。

不斷完善水業市場監管政策,主要包括市場準入、成本和水價監管、水質與服務監管等,由建設部主導實施,以維護市場有序競爭,保障公眾利益和投資人權益。

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拓寬資金渠道,建立了政府、市場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投資機制。

推進水價體系改革與收費制度建立,確立了水務行業補償成本,合理收益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為市場化提供基礎性保障。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中國水業發展思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