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中國飲用水拉響警報

時間:2007-06-22 來源: 作者:

 610,江蘇無錫的自來水剛恢復正常,媒體就又曝出:安徽巢湖的藍藻已零星暴發。611,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出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開展多年,但未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太湖水污染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認真調查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加大綜合治理的力度,研究提出具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梢哉f,此次藍藻事件給中國的飲用水安全拉響了警報,也促使每個人去反思:我們該為飲用水安全做些什么?

太湖水質已經好轉

611,《生命時報》記者來到巢湖西北部塘西岸邊,遠遠地就聞到空氣中彌漫著較濃的腥味。湖面上漂著長約4—5公里、寬約1公里的藍藻水華。水色墨綠,水質也十分黏稠。雖然巢湖市居民的飲用水目前還沒受到影響,但安徽省環保局總工程師張之源表示:巢湖已具備了藍藻暴發的條件。巢湖市政府對此非常重視,要求對巢湖水質實施24小時監控;對沿湖的所有工業企業排污和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加強管理;質檢部門將每月一次水質檢查改為每旬一次;水務部門也必須做好預案,必要時可引江水稀釋巢湖,確保環湖200多萬群眾飲用水安全。據記者了解,目前巢湖還沒有出現居民大量購買純凈水的現象。

在藍藻最早暴發的無錫,政府也通過了一系列措施積極迎戰藍藻。水利部向太湖引入了1.9億立方米長江清水。目前,太湖湖面的藍藻已基本清除,湖水恢復了往日顏色,自來水出廠水質也已達標。不過,無錫市民胡芳(化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現在很多人對自來水仍有顧忌。我們還在喝純凈水,洗澡都用井水。

 “這次太湖事件并非偶然,而是長期潛伏的危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鴻亮說。不可否認,連日高溫少雨,水位降低為藍藻暴發提供了條件,但由各種污染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才是罪魁禍首。

飲用水安全不容忽視

 其實,中國飲用水安全受到的威脅遠不只藍藻這一點。有數據表明,在中國城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有約20%的水不合格;而中國農民有3億多人喝不到安全的水。采訪中,公眾與環境保護中心主任、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響的100之一的馬軍指出了目前我國飲用水存在的幾個主要污染源。

 湖泊、水庫富營養化。由于湖泊、水庫的水體流動性差,自凈能力低,所以富營養化比較嚴重,即天然水體由于過量營養物質(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質惡化。這些營養物質主要來自農田施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

 河流污染嚴重。據國家環?偩职l布的《2006年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6年全國七大水系的408個監測斷面中,劣Ⅴ類的水占了約1/4。另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研究,部分供水水源地受到重金屬污染,其原因主要是工業廢水排放。

 地下水污染。在北方,地下水是城市和農村飲水的重要來源。馬軍說。地下水污染主要來自地表或土壤水的下滲、農用氮肥及垃圾中的油、酚類物質。2006年,我國125個受監控城市中,淺層地下水水質呈惡化的有21個,呈好轉的只有9個。

自來水二次污染。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表示,目前我們所用的很多輸水管內壁涂有瀝青類物質,長期使用后內壁腐蝕、結垢,導致重金屬、細菌、揮發性酚、苯等物質增加。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中國飲用水拉響警報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