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況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水利樞紐工程
,具有防洪、發電、航運及供水等顯著綜合利用效益,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干工程,舉世矚目。
*三峽工程壩址位于湖北宜昌縣三斗坪鎮,控制流域面積100萬km2。
*三峽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開工,1997年11月實現大江截流,2003年6月蓄水至
*三峽水庫正常蓄水位
*三峽庫區涉及重慶市的江津市、主城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涪陵區、武隆縣、豐都縣、石柱縣、忠縣、萬州區、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等16個區縣(市)
和湖北省的巴東縣、秭歸縣、興山縣和宜昌縣等4個縣,共20個區縣。
*水庫汛期防洪限制水位
*三峽大壩蓄水后,水庫調度將改變庫區河段的水文情勢:
-建庫前,庫區河道夏季水位最高,冬季水位最低;
-建庫后,一般在夏季最低(水庫蓄洪時除外),汛末及枯水季初期水位最高,如圖所示。
-庫區高水位比天然洪水位抬高情況大致是:壩址抬高100余m,萬縣約
水庫水位年內調節過程
*三峽大壩蓄水前后河流速度的變化
-建庫前,河水流經丘陵和高山峽谷區,流速一般為2~
-建庫后灘險消除,比降減小,在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流速自庫尾至壩前逐漸減緩。
-在豐水期
二、庫區水環境現狀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污染源:
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
農田徑流污染
降水形成的城市地表徑流
船舶流動污染
主要污染物:COD、BOD5、總氮、總磷、揮發酚、
石油類、懸浮
物及一些重金屬污染。
*2003年庫區污染物排放情況
-2003年,三峽庫區直排長江的54家重點工業污染源共排放工業廢水1.84億m3
,比2002年增加了27.8%。其中重慶主城區排放量最大,為6011.9萬m3,占總量的32.8%。
-54家重點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總量2.50萬t。化學需氧量和氨氮為主要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比分別為78.0%和18.3%,累計為96.3%。主要排污區域集中在涪陵、長壽、大渡口和九龍坡四區,占污染物總量的89.7%。
-三峽庫區直排長江的主要市政污水口66個,污水排放量為
-城市污水中各類污染物總量為26.13萬t?偭、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為主要污染物,等標污染負荷比分別為47.3%、24.9%和15.4%,累計為87.6%。
*2003年庫區水質狀況
-2003年,在三峽庫區布設18個監測斷面,進行枯(2月份)、平(5月份)、豐(8月份)3個水期共6次水質監測。其中,干流斷面15個,支流斷面3個。
-2003年三峽庫區干流總體水質良好,各斷面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無Ⅰ類水質斷面,Ⅱ、Ⅲ類水質斷面數分別占監測斷面總數的22.2%和77.8%。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