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薄膜程序:Ismail
et al.,(2004)以NF單元,處理含有高NaCl及染料、色度濃度之染整廢水,處理水經回收后可再進入制程中被使用,估計兩年內可回收單元設置及操作成本;Frank
et al.,(2002)以二階段NF去除染整工業廢水中98%之色度,使水回收率達90%;而Tang
and Chen(2002)同樣以NF處理染整廢水中電解質及色度,水回收率可達99%。由于制革工業之制程中使用大量化學藥品,故制程廢水即使經過二級處理,出流水仍含有大量之TDS及有機物,無法以傳統之處理程序處理。Suthanthararajan
et al.,(2004)使用RO單元,去除98%
TDS,回收率提升為78%,若將NF結合RO單元,除可提升回收率外,亦可延長薄膜壽命以及增加滲流量。Low
et al.,(2003)指出,以傳統混凝及沈淀處理電視映像管制程廢水,有高成本及大量污泥產生之缺點,若改以薄膜程序處理,則濃縮液中的碳微?稍诨厥諔糜谥瞥讨校幚硭嗫稍俦皇褂。Noronha
et al.,(2002)結合MBR可去除有機物,及NF可移除無機物之優點,輔以UV消毒,可使果汁工業制程廢水回收作為冷卻或鍋爐用水。而乳制品產業廢水,因其含有部分牛乳,故水中COD增加,使用RO或NF需再結合其它單元,才能使處理水符合再利用標準(Béatrice,
2002)。在Miyagi
and Nakajima(2002)的研究中,利用UF處理含礦油及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APE)之乳化廢水,結果顯示,UF薄膜系統可去除97%礦油及90%APE。Mutlu
et al.,(2002)使用0.8μm
MF結合400Da之NF,處理含有大量BOD、4000
mg/L COD及
(5)
其它:Rubio
et al.,(2002)利用浮除法去除礦場、冶金工業廢水中所含之污染物、粉末顆粒、金屬離子油脂、有機物及少量有價金屬,發現具有低污泥量且高分離效果。Al-Jamal
et al.,(2002)以人工濕地去除廢水中所含之污染物,并將處理水應用于灌溉,可回收營養鹽、有機物做為植物生長之用,并維持水源涵養量,以此系統模式可處理都市污水。人工濕地可應用于去除水產養殖廢水中所含之營養鹽,可使總氮去除達95-98%,總磷為32-71%,使養殖用水循環再利用(Lin
et al., 2002)。單以人工濕地處理工業廢水,則因水質特性,處理效果有限,可于添加生活污水提供濕地生態系統發展之所需,促進處理效率(林欣怡及楊磊,2000)。而人工濕地亦可取代傳統處理方式處理垃圾滲出水(蔡凱元及楊磊,2003)。
事實上,各廢水處理技術,在操作上皆有其瓶頸,且在水回收再利用之應用上,受限于原水水質及回收水質需求,表3整理各再生水源應用于不同回收用途之適用處理技術。都市污水中污染物多為有機物、致病菌,以及氮磷等營養鹽,多以生物處理配合消毒單元,使回收水可做農業灌溉及廁所沖洗水等用途;厭氧消化法,可處理高濃度有機物廢水,適用于處理畜牧廢水。工業廢水水質特性依業別及制程而有相當大的差異,其中染整廢水、食品廢水及化學機械研磨廢水,由于廢水量大,水之回收再利用亦格外引人關注。染整廢水中含有大量之有機物極高色度,利用薄膜程序如NF或RO可有效去除水中色度及有機物,回收水可再導入染色制程中使用;食品廢水中多為生物可降解有機物,藉由MBR結合薄膜程序,并輔以消毒單元,所處理水質可做為鍋爐或清潔用水;而化學機械研磨廢水中,污染物主要成分為無機物,以電化學混凝,處理水可用作冷卻用水,若以混凝前處理結合RO,處理水甚至可進入純水系統,作為純水水源。
2.
新技術之研發
隨著人類生活模式的轉變,工業產品及制程發展的多樣化,經由人類活動所排放至環境中的污染物質,其種類及性質亦有相當程度的改變。傳統的廢水處理流程,為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污泥最終處理等程序單元的組合,然其處理過程冗長繁瑣,成本居高不下,在操作上常會有許多限制。近年來,建立可靠處理技術,以產生高品質及穩定水源,相關研究有逐年增加之趨勢。本文提出四項新興廢水回收再利用處理技術,以做說明。
表3、各再生水源應用于不同回收用途之適用處理技術
廢水來源 |
回收再利用途 |
適用處理技術 | |
都市污水 |
農業灌溉 |
活性污泥法-砂濾 好氧-缺氧-厭氧MBR 人工濕地 | |
廁所沖洗水 |
生物濾床-UF-RO-消毒 | ||
畜牧廢水 |
農業灌溉 |
厭氧消化 | |
工業廢水 |
染整廢水 |
制程中再回收 |
NF/RO |
食品廢水 |
鍋爐及清潔用水 |
前處理-過濾/吸附/RO-UV消毒 MBR-NFUV消毒 | |
制革廢水 |
|
NF-RO | |
肥料工業廢水 |
冷卻水 |
RO | |
電視映像管制程廢水 |
制程中再回收 |
薄膜程序 | |
廢酸或含金屬鹽溶液 |
|
離子交換-電透析 | |
化學機械研磨廢水 |
制程中再回收或作為純化水水源 |
混凝-UF | |
冷卻用水 |
電化學混凝 |
(1)
高級氧化程序(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之定義為,當溶液中有機物發生氧化反應時,可產生氫氧自由基等活性中間產物,并以此破壞目標污染物,或中間產物之程序,可有效的去除難分解有機物,達到將污染物破壞分解之目的。而這些程序時常結合強氧化劑如臭氧、過氧化氫;催化劑如過渡金屬離子;或光催化劑及射線(UV、超音波或電子束),因而可形成各種組合。常被使用之AOP處理程序,在這些氧化程序中最主要的起始攻擊均為氫氧自由基Durán
et al.,(2004)以Electro-Fenton處理都市污水及實驗室廢水之混合水,去除率COD可達65-75%、濁度77-92%、色度80-100%,且無細菌殘留。此外,Raffaele
et al.,(2002)研發反應器設計,將光催化程序結合薄膜單元,用于水純化系統,可改善處理效率。陳孝行等人(2001)利用Fenton程序可降低染整廢水中有機污染物及色度之優點,結合RO薄膜程序,可使處理水質符合染整工業再利用標準,并建議將放流水與地下水混合,再以RO處理后進入制程中,可降低處理成本。
(2)
電聚浮除法(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vigator, EPN),是利用電化學、流體力學及電子學等,相關技術結合而成的處理技術。電聚浮除法可強化電荷凝聚之特性,使雜質在水中產生自凝作用,同時雜質粒徑又能成長形成膠羽,再予以去除。以電聚浮除法結合加氯消毒或是離子交換,處理啤酒工業之二級出流水,依處理程序之不同,回收水可做為河川補注、廁所沖洗水或是景觀用水之用(李俊德等人,2000)。
(3)
電化學混凝系利用直流電的供應,由犧牲性陽極(通常為鐵或鋁電極)釋出鐵離子或鋁離子,取代傳統之鐵鹽或鋁鹽混凝劑,產生混凝效果,可有效去除水中不穩定之膠體顆粒(Chen
et al., 2002; Larue et al., 2003),且所需之機械攪拌動力,可被電解過程中解離及分散效果所取代。此外,在電解過程中,靜電磁場所產生之消毒效果,為此一程序另一項優點。李俊德等人(2003)則認為半導體化學研磨廢水經電化學混凝程序處理,可作為循環冷卻用水,若再經加氯、臭氧或UV消毒可回收做為景觀用水或廁所沖洗水,甚至回收進入超純水制程。此處理方法可節省大量混凝劑、運送及貯存之成本,且操作與維護簡單,適用于小型社區,與傳統膠凝程序比較,可減少潛在操作成本超過40-45%,并能降低鹵化有機物先驅物,減少中重金屬濃度及消毒用氯量,以達到加強環境保護目的。
(4) 凍結分離法,利用溶液凍結時,純水比雜質先凝固析出之原理,將廢水冷凍成較純凈的冰與最終含水率低的污泥餅,達到分離雜質之目的(Jensen and Mullin,2003)。分離后的回收水(冰)可供低溫制程或空調系統之冷卻能再利用,亦可視回收量與處理水質,供制程用水使用(謝文德,2003)。傳統的廢水處理程序所產生之大量污泥,若以傳統的污泥處理方式,僅能將其自由水移出,無法移出污泥膠羽中的間隙水、表面水及結合水,因而保有85%的含水率,且體積過大,處置不易。將凍結分離技術應用在污泥處理,可破壞污泥膠羽結構,讓其內部的自由水、間隙水、表面水及結合水被移出,使最后的污泥量降至最低(減量),獲得較佳之結果。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