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細說純凈水-論水“純凈”與“健康”的統一

時間:2007-05-25 來源: 作者:

   水的純凈與水的健康是兩個不同的含義。純凈健康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水的純凈主要針對水的污染而言,水的健康主要是從人體需要及健康而言,純凈是健康的前提,但不是全部。

 

  飲水認識的混亂,是純凈水之爭產生的根源

 

  現代人對水認識的倒退,飲水市場的誤導及飲水科學研究某方面的遺憾是產生當前飲水認識的混亂及純凈水之爭根源。

  首先,古人是把水作為整體(溶液)看待,而現代人卻把飲水孤立分為溶質溶劑,前者強調水中的礦物質的作用,把水的功能單純地歸結為礦物質的作用,只認為水中礦物質種類越多越好,含量越高越好(這是近來礦化水出現的背景)。而后者卻過分強調水的溶劑的作用(純H2O)。

  許多人認為,飲水僅僅是為了解渴,而忽略了水的營養功能。飲水中包含營養及保健作用,飲水過程中蘊涵著很深的生命科學。食以飲為先。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把水列為各篇之首。可見他對水的保健療效的作用的重視。古人云: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而現代人逐漸忽略和淡忘了水本身對健康人及病人應具有的保健、療效作用。

  此外,因為我們對飲用水的認識少、研究少,在飲用水研究領域中還有很多盲區。許多問題尚不清楚,也是引起當前飲水認知的混亂及純凈水的之爭的一個原因。

  多年以來只注意生物體外水的研究,而忽略生物體內水的研究。以人體為研究的主體,可以把水分為體外(自然界水)水與體內水。目前對水研究都集中在體外水的領域之中,例如水資源、水利、水文、水工程技術、水環境保護等,而對體內水分布、運動、結構、功能,特別是從細胞水平、分子生物學水平來認識水、研究水更是存在許多盲區和空白。

  水不但起體內物質輸送與媒體作用,而且直接參與生物大分子結構,水與生物大分子共同完成了人體的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信息代謝。水與衰老、壽命、免疫、代謝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對人體內存在的70%的水物質研究審少。

  為什么純凈水一出現就受到市場的歡迎

  純凈水起源于國外,發展(指發展速度與發展規模)在國內。為什么純凈水在國內短短幾年內發展這么快,市場能接受?這里除了商業因素外,由的更多是人們對于干凈水的期盼;從媒體上不斷涌現出的松花江水在污染、珠江水在污染”“太湖水在污染、某沿海城市512個水源中300個受到污染等種種消息。到假冒偽劣礦泉水大量充斥市場,使人們對水的健康安全性不斷提出疑問,加之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形成了對好水、優質水干凈水的需求。純凈水正是因為從工藝、技術、系列凈水設備等方面對受污染的水和自來水進行深加工,把水中的重金屬、三鹵甲烷、有機物、放射性物質、微生物等有害、有毒、有異味物大部分去掉,消除這些污染物質對人體健康的直接和潛在危害,消除了消費者對飲用水污染的恐慌,滿足消費者對干凈水的需要,從而很快產生了較大的市場效應

 

  為什么今天又對純凈水產生疑問

 

  純凈水剛剛問世,正走向興旺時期,為什么今天不少人對純凈水是否是放心水、健康水、優質水又提出疑問。 純凈水從飲料水轉為飲用水是主要原因之一。

  純凈水剛剛出現于市場還是飲料的概念,以后隨著大桶水(5加侖)的出現、深入市場、深入家庭,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水來源,純凈水從一種飲料轉為一種飲水,尤其是一些城市進行的分質管道直飲供水工程,用的都是純凈水的制造工藝。

  我們一定要分清飲料水飲用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飲料水在銷售網點為被動銷售,消費者主要滿足臨時解渴,不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飲用水是民用必需品,偏重于公益性質,每天必須喝。作為飲用水聯合國衛生組織有嚴格的含義,即人從出生到70歲,平均每天飲用13kg不會出任何問題。用這樣遠離自然屬性,并經科技加工出來的純而又純的非自然狀態的純凈水天天喝,長期喝會不會出現毛病,人們不由對純凈水產生疑問。此外,純凈水生產工藝特點違背節水的原則。

  我國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水資源非常匱乏。在純凈水脫鹽的過程中,需3立方米原水才能生產出1立方米產品,有大量原水以廢水排出。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水資源。

 

  科學認識純凈水

 

  1、從流行病學來認識純凈水

  流行病研究方法多從大自然環境中,用宏觀統計學、綜合方法和整體思維來研究問題、認識問題這種社會宏觀調研方法再結合實驗室中細致嚴密的析因方法去研究某一個問題,才會更全面、更科學。

  許多國家(包括國內很多研究單位)及國際衛生組織,都曾先后報導世界長壽村無癌村居住的長壽人群健康人員的共同特點,發現這些地區都常年飲用好水,而這些好水都具有相同的特點:

  (1) 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質;

  (2) 具有一定硬度和礦物質;

  (3) 水分子團小;

  (4) 水的PH值呈微堿性;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對陜西、河南長期飲用含礦物質多的礦泉水人群的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該人群的期望壽命比附近生活條件接近但飲用礦物質較少的軟水的對照人群高3歲,平均死亡年齡大5歲,男女小學生身高分別高出3 厘米5厘米,體重多2.7公斤4.6公斤。我國心血管病專家中科院院士王文雯教授也指出,長期飲用含礦物質少的軟水,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

  在美國和加拿大對常年飲用軟水(硬度在50以下)的人群調查,發現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比飲用硬水的人群高10.1%以上,在英國1969—1973253個城鎮的調查中發現,軟水地區心血管死亡數比硬水地區高10-15%,報告中提出最理想的硬度大約是170mg/ l左右。因而加拿大最新(第五版)飲用水水質標準明文規定,軟水不能直接作為飲用水。歐洲共同體飲用水水質標準中也規定水的硬度要保持60以上?梢哉f,在國外許多國家純凈水不能作為飲用水以成定論。

  2、從醫學動物實驗研究報告來認識純凈水

  探討飲水和健康的關系,還是以專業人員做的嚴格生物學實驗結果為最具有說服力。前蘇聯學者曾用小白鼠做過水硬度不同梯度的試驗,試驗梯度(mg/l)分別為0(蒸餾水)、50100、250、5001000的水,經喂養五個月的生長代謝試驗結果表明,效果比較差的為50以下及500以上組,說明水硬度過高或過低對動物生長發育及代謝均不好,其中7個試驗組以蒸餾水組為最差,飼料消耗量、飼料中能量消耗量、尿中排出礦物質的數量(直接測定)均以蒸餾水組為最高。從這個實驗說明,很多長期飲用純凈水身體具有發軟的感覺,是和純凈水易造成體內礦物質及其它營養物質流失加快有關。

  1996年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進行了自然回歸水、純水凈、自來水、礦泉水等系統的醫學生物學實驗,這是目前國內報導最早的不同飲用水水質對健康影響的系統生物學實驗。實驗均由專業人員,嚴格按生物醫學方法要求,選用標準實驗動物,具有重復等條件完成的。從生長發育、抗病及抗應激能力、降血脂功能及新陳代謝等各項生物學實驗結果比較發現,多項實驗中以純凈水組最差,回歸水組為最好。例如回歸水組比純凈水組在室內低溫條件下存活率提高10%,血液指標中紅細胞量(1012/L)提高9.7%,白細胞量(109/L)提高8.2%,血紅蛋白量(G/L)提高4%等。在和華南農業大學園藝中心聯合進行的植物生長發育和衰老實驗,以及微生物抑菌實驗、金魚養殖等眾多生物學實驗,也取得了同樣結論:純凈水組最差。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細說純凈水-論水“純凈”與“健康”的統一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