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污染,不治理”、“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當一些地方糾纏于這些“發展模式”時,一個以工業為主要產業的市轄區,綠化率卻能達到4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平方米,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生態區”。從2000年以來,這個區的工業產值增長了一倍,經濟總量居上海前列,污染量卻下降到一半。
變廢為寶的化工“循環經濟鏈”
化工工業,給人的印象往往是刺鼻的廢氣、黃黃綠綠的廢液,然而,在以基礎化工為主的上海吳涇工業區,循環經濟使得各種“廢品”各得其所。
上海焦化有限公司是以煤為主要原料的綜合性大型化工企業,日產城市煤氣320萬立方米,占上海全市人工煤氣總量的45%。這家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史習能向記者展示了一條神奇的“循環經濟鏈”:原料煤在制漿過程中,首先使用的是甲醇精餾產生的高濃度含甲醇廢水;煤漿經德士古爐在高溫、高壓下進行汽化后產生的廢渣,送制磚廠進行綜合利用;二氧化碳氣體原設計直接排入大氣,公司1999年合資成立上海林德二氧化碳有限公司,生產食品級液體二氧化碳,目前年產量達6萬噸,產品已經進入許多國際著名飲料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硫化氫酸性氣體,進入公司煤氣管道作為焦爐加熱用;公司投資2999萬元引進脫硫工藝,項目完成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43噸,同時每年副產97.5%硫酸1.36噸、150萬帕斯卡蒸汽40264噸;甲醇合成過程中副產蒸汽,一部分回用,另一部分還能為周邊的企業提供服務。
不僅如此,上海焦化公司還與周邊企業建成了循環經濟鏈,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
焦化公司和相鄰的上?ú┨毓镜墓采P系令人稱奇:卡博特公司是生產炭黑的化工企業,它的生產原料用的是焦化公司煉焦過程中產生的蒽油。原來一般1.9-2.1噸原料生產1噸產品,現在1.7噸原料就能生產出1噸產品。焦化公司反應爐生產的廢氣被利用做炭黑產品的干燥氣體,替代了原來的25噸/小時鍋爐。另一方面,卡博特公司生產的尾氣,原來是用“天燈”燃燒后直接排入大氣環境,現在被輸送到焦化公司的煤氣加熱系統。
“現在,焦化公司已經能向周邊企業大量提供蒸汽、氮氣、氫氣、甲醇等原料,僅向周邊企業提供蒸汽一項,就使得鈦白粉廠和京華化工廠拆除了原有的小鍋爐。”史習能驕傲地說。
小小肥皂頭,節約大空間
閔行區有一家名叫金燕大廈的酒店,是閔行區首批獲得“綠色賓館”榮譽稱號的酒店。以前,賓館的客房都要為客人提供牙膏、牙刷、浴液、洗發水、梳子、拖鞋等生活日用品,這些東西看上去不起眼,在使用過程中卻存在極大的浪費。服務員告訴記者,一塊凈重
一般賓館客房里都供應塑料洗衣袋。根據統計,2005年客房部耗用洗衣袋12900只,平均每天廢棄35只,耗資2967元。這些難以降解的洗衣袋既造成資源浪費,又造成了白色污染。為此,大廈投資4500元定制了500只布制洗衣袋,全部替代塑料洗衣袋,大大減少了塑料廢棄物,也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皂液機、布制洗衣袋,這都是看得見的“小玩意”,金燕大廈省錢最多的地方,還在看不見的中央空調系統。占大廈用電量50%左右的中央空調系統是賓館耗電最大的系統。2005年,金燕大廈投資35萬元對中央空調安裝了8臺變頻節能裝置,安裝后的冷凍泵、冷卻泵每季度平均用電36432度,比上年同期節約了37646.4度,節約率高達50.8%,按商業用電1元/度計算,每季度就能節約電費3.76萬元。
發展生態經濟嘗到甜頭的不止旅館業。閔行區內有一個“萬科假日風景”房產項目,許多小區景觀都是以原生態為基礎因勢利導而成,其生態效果遠遠超過花大價錢“整治”的水泥河體。“萬科朗潤園”小區的開發商把21項節能技術做進房子里,每平方米成本增加400到500元,回報卻增加了1000元到2000元,生態、環境效益更是無法計量的。在“錦繡江南”小區,環保方面的投入產出比達到了1:6!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