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發展新能源的冷思考

時間:2007-04-18 來源: 作者:

“美國、歐洲和其他富國將利用大量糧食生產燃料,而所生產的燃料僅能滿足這些國家每年消費燃料的15%……對于生產燃料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卻沒有任何領導人加以考慮!

上面這段話是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近日針對美國總統布什推行的生物燃料計劃進行的批評。無論如何,卡斯特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重要視角,來嚴肅審視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浪潮。在氣候變暖、油價攀升的背景下,開發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圍內包括我國正呈方興未艾之勢,也是大勢所趨,但對于可能帶來的新的矛盾與問題卻需要冷靜認真思考。

生物燃料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歷時五年,作為“十五”十大重大工程之一,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后的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國,生物乙醇汽油的消費量已占全國汽油消費量的20%。“十一五”期間,中國計劃發展600萬噸燃料乙醇,到2020年發展燃料乙醇至1500萬噸、生物柴油500萬噸。業內專家指出,這一規?赡苓不至于威脅糧食安全。但如果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不用政府鼓勵,在市場利益驅動下,一定會有更多農田“種石油”,進而導致糧食短缺,而我國糧食供求一直處于緊平衡狀態。有人戲言,按照某省在建和規劃中乙醇項目規模, 全省的玉米都不夠這些項目吃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也對目前席卷全球的生物燃料熱潮深表憂慮: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所熱衷的乙醇燃料將進一步抬高全球糧食價格。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以來,玉米等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并導致從牛肉到雞蛋、到食糖和軟飲料價格高企,國際輿論擔憂,新能源與人爭糧,可能成為全球通脹壓力的新來源。這里,記者又想起羅杰斯在兩年前就極力看好國際農產品價格的判斷,其背景即高油價引致生物燃料開發的原料需求。

再說煤變油。20048月,神華煤制油項目在爭論中上馬。20066月,溫家寶總理在視察該項目時表示,神華集團煤制油項目是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次重大的科技探索,要尊重科學規律和經濟規律,先行試點,不可一哄而起。實際情況是,在神華之后,幾乎所有產煤省市都在醞釀規模不等的“煤制油”項目。據截止到去年10月份的統計,規劃中的甲醇項目有88項,總能力為4850萬噸/年,如果在建和規劃中的項目均能按計劃實施,到2010年,全過甲醇產能將達6000萬噸。各地上馬煤制油、煤制甲醇已顯現出你爭我搶的無序狀態。如此大躍進式的上馬擴張,業內專家指出了必須直面的新問題:煤炭需求迅速擴大,會否形成新的資源浪費和無序開采;且很可能帶動煤炭價格的上漲,反過來使得煤制油的效益變得可疑;一噸合成油需要十噸水,大量的煤化工項目上馬,勢必形成對水資源的極大需求,等等。跑馬圈地的煤制油項目盲目擴張已經引起中央政府重視,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出《關于加強煤化工項目建設管理,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叫停小規模煤化工項目。

還有太陽能。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前景廣闊毋庸置疑。但目前太陽能產業上游原料嚴重依賴硅資源。而制造硅片能源消耗巨大,同時對環境污染嚴重。作為清潔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太陽能,卻反過來帶來上游生產的能源消耗和污染,關于太陽能的爭議也未消除。

羅列了這么多材料,無非是想說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話,發展新能源,打破了原有的“經濟食物鏈”,更應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握好整體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尊重科學規律和經濟規律”。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發展新能源的冷思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