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時間:2007-04-06 來源: 作者:

      18世紀產業革命以后,特別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采取的是大量生產、無度消費、大量廢棄的方式,這是建立在自然界的能源、資源是無限的認識之上的。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劇增并向大都市集中,使得大自然不堪重負,環境遭到破壞,人類的生存發展受到威脅,使人類意識到地球資源與環境是有限的,而建立循環型的城市是拯救資源、能源和環境的有效措施,應將其列為城市建設的中心政策,是21世紀社會生產與消費的新秩序,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

  水是在陸地河海大氣中循環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只要人們遵守它的循環規律,維持健康的水循環,它就能永久地為人類所利用。城市的給水排水系統對于水自然循環至關重要,是水大自然循環的一個旁路,是水社會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統是水自然循環與社會循環的聯結點,污水處理廠是水循環中水量與水質的平衡點。

  欲完成排水系統恢復與維系健康水循環的功能,污水處理程度與普及率是應認真討論的。中國工程院在為國家編制《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中指出,當2010、2030年全國污水處理普及率分別達50%80%時,城市污水對水環境的污染負荷并沒有明顯減弱,近岸海域、江河湖泊仍然達不到環境質量標準,這是由于污水處理率雖在增加,但污水排放總量也在增長,污染負荷總量削減有限之故。

  據文獻報導,東京都污水處理率達95%以上,區域內河川水質已有明顯改善,但東京灣富營養化仍有增長的趨勢,赤潮時有發生。當東京灣流域的川崎市、橫濱市和東京都的污水二級處理率都達到100%時,污水廠排放的負荷仍占入海負荷的大半,海水上層水質CODMn仍為5.465.75 mg/L,還是達不到環境標準,這是因為普通二級處理只能去除易分解的含碳有機物,而對N、P和難降解有機物作用不大。1997年東京灣排放標準提高到CODMn12mg/LTN10mg/L,TP0.5 mg/L,這就意味著東京灣的環境質量已寄希望于污水深度處理。

  國內外水環境恢復與再生的實踐經驗表明,污水深度處理與再利用是通向健康水循環的橋梁。再生水有效利用的每一點實際進步都是對地球環境、人類進步的貢獻,推進污水深度處理和普及再生水利用是人類與自然兼容協調,創造良好水環境,促進循環型城市發展進程的重要舉措。

  迄今為止環境工作者只注意到城市污水處理與排放,將排水系統功能定位在防止內澇,改善生活環境和保護公共水域水質之上,今天看來還遠遠不夠,F今城市排水系統應是恢復和創造良好水環境,維持健康水循環的基礎設施,要實現這種功能就需要推進污水深度處理和再生水的有效利用。

  1 推進污水深度處理

  所謂污水深度處理有別于污水三級處理。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流程之后再增加處理設施來取得良好的水質,而深度處理則不限于此,采用二級處理新工藝取得更好的水質也是深度處理。譬如采用生物脫氮、除磷就是在二級處理過程中完成的,尤其是磷的去除就更方便,采用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可以在不增加基建和運行費用的條件下,改變運行工況就能除磷,并且能收到抑制絲狀菌繁殖,防止污泥膨脹的效果。無論正在建設和已運行的污水廠都可以改造成為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除磷工藝,減少我國水域的磷污染負荷,這對于閉鎖性的湖泊、海灣是有重要價值的。活性污泥法發展到今天,應該以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替代普通活性污泥法成為標準流程。當然污水深度處理也不排除三級處理,當再生水用戶對SSCOD、色度、嗅味有特殊要求時,應在二級處理之后增加混凝過濾、生物膜過濾、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以至膜分離凈化單元。

  污水深度處理在經濟發達國家已在推廣,甚至普及。1996年日本有162處污水廠有再生水設備,再生水利用量為48×104 m3/d。西歐各國遠早于日本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普及率,見表1。

1  發達國家的深度處理普及率 %

 

類別

日本

英國

德國

加拿大

美國

芬蘭

瑞典

 

1997

1993

1993

1993

-

1993

1993

 

二級處理普及率

55

96

90

75

71

77

95

 

深度處理普及率

5

12

48

28

30

67

88

 

  就我國實際情況而言,污水深度處理與再生水利用是維系良好水循環的必由之路。對于進入渤海灣、深圳灣、滇池、東湖、南四湖、巢湖等封閉性水域的水進行深度處理是防止富營養化,恢復水體功能的急需措施。環境主管部門應制定地方標準,嚴格限制N、P和難降解物質的排放總量。對于缺水地區,深度處理是生產再生水的主導工藝,能起到開發城市污水資源和大幅度削減污染負荷的雙重作用,這些地區可以率先推進污水深度處理與再生水利用。多年來由于財政非常有限,不少環保部門領導和水質專家側重于尋求一級處理、自然處理等既省錢、節能又解決環境污染的途徑,其實這些途徑是難以奏效的。若在二級處理基礎上進行深度處理,將排放的處理水變成再生水,使之穩定地成為城市水源的重要部分,那么就可以把遠距離調水的巨額費用用于污水的再生,開發污水資源,財政就可以承擔,此乃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智者之舉。在封閉性水域地區和缺水地區舍此別無出路,就是在水資源豐富地區,這也是保持健康水循環的良策。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