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城鎮供水行業改革現狀分析與思路探討

時間:2007-03-19 來源: 作者:

城市供水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生產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又無可替代的基本物質條件和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歷來被各級政府特別是城市人民政府所重視。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城市供水設施。1998年以來,國家又采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加大包括城市供水設施在內的基礎設施的投入,一個個現代化的城市供水工程相繼建成投入使用,使城市供水能力大幅度增長,設施水平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城市供水行業的政策標準不斷完善,法制建設得到加強,管理和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使城市供水事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為保證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城市供水作為一個公益性較強的行業,長期以來主要都是由政府投資和負責組織設施的建設,國有企業獨家經營,形成了一個具有自然壟斷性和自我封閉的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約了城市供水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的過程中,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城市供水行業的壟斷局面已經被打破,社會資本,包括國外資本開始進入城市供水領域,參與供水設施的建設和經營,城市供水行業已無可選擇地面對整個國際市場。因此,進一步轉變觀念,打破壟斷,引入市場機制,深化行業改革,無論從自身發展,還是從形勢需要來說,都已經到了必須認真加以對待的時刻。
       
一、城市供水行業改革現狀
      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以來,一些地方在政府管理體制及城市供水企業方面,都實行了一些改革,使供水行業發生了一些變化。

城市供水管理體制改革近幾年來,涉及城市供水的管理體制改革,是在城市政府機構改革后帶來的一些變化。省級政府的機構改革后,城市供水的管理工作主要還是由省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體制上基本沒有發生變化。一些城市政府機構改革后,供水的管理體制也作了相應的改革,主要有兩種形式:--實行城市供排水一體化管理城市的供水、排水包括污水處理,長期以來雖然都是同屬城市建設系統,設施的建設都是由政府投資或由政府籌措資金來組織進行的。但是,行業的性質卻有所不同,在原來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供水屬于第二產業,即生產加工業,而排水屬于第三產業,即社會服務業。在城建系統內部,城市供水和燃氣、供熱、公共交通等都是屬于公用事業,但這些行業包括經營城市供水的自來水公司在內都是企業,其生產經營和銷售都是按企業來運作的。而城市排水卻是事業單位,其設施的維護管理是由城市政府的財政預算安排的,主要是城市維護費來支出。因此,長期以來,大多數城市都是把兩個行業分屬兩個不同的部門來進行管理。

近幾年來,隨著污水處理廠的不斷建成投產,污水的再生利用也被提到重要議程,城市排水管理的任務開始從過去的單純設施運行維護向生產經營方面轉變,排水管理單位也開始從事業單位向企業化過渡。從行業性質上來說,開始與供水趨于一致。同時,污水處理及污水資源化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從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及節約和保護水資源角度出發,進行城市供排水統一管理,對有些城市來說十分必要。因此,一些城市近年來將城市供水和排水統一由一個部門管理,進行城市供排水的統籌規劃,全面加強管理,提高設施水平。
     --
實行城市水源、供水、排水污水處理等一體化管理
      
近兩年來,一些城市成立了水務局,把城市的水源、供水、排水包括污水處理、污水再生利用、城市節水等,統一由水務局進行管理,也有的城市水務局的職能中不包括排水、污水處理。實行這種改革的城市,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情況,改革的基礎和出發點也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城市成立水務局,是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并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經過認真的分析研究后才作出的決定。但有些城市成立水務局卻是缺乏認真的研究和分析,甚至是不顧當地實際盲目效仿,或者是在某些部門極力做工作的情況下成立起來的。這種模式從目前情況看,僅適用于經濟發達地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基本沒有農業問題,主要為解決城市水問題的城市,如上海、深圳等。對于農村水利依然占很大比重的城市,不宜實行這種改革。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鎮供水行業改革現狀分析與思路探討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