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結仍在區域利益
“有水不能喝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一些地方的社會經濟和人的發展。”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一位專家對記者表示,上述監測數據還不包括農村飲水水質內容,而農村飲用水源屬于分散式,也存在更大的污染和污染隱患。
“盡管取締了很多違法建設項目,但排污途徑增多,偷排偷放花樣也在增多!痹搶<覍Α安贿_標”的比例增高的原因如是分析。
癥結仍在區域利益
盡管對飲用水源地環境整治集中推進了3年,但效果不彰。對此,檢查督察報告給出了分析和判斷。
“流域污染是影響水源地水質的主要問題!鄙鲜霏h保部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綜合分析各地后督察情況,目前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的主要問題為流域污染問題。
環保部人士解釋說,我國的流域環境管理以及各地區的環境質量功能規劃均較多注重本地利益,嚴格要求入境水質,降低出境水質規劃標準,導致流域污染物總量居高不下。
此外,督察報告也提出一個判斷,即省級政府依法劃定保護區比例偏低是制約相關環境執法成效的主要問題。
按《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劃定生活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職責是省級人民政府。但從環保部從幾年來各地對飲用水源地的清理整頓數據看,在檢查的1.5萬余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中,有9478個劃定了保護區,僅占總數的63%。而通過省級政府批準的地表水源保護區只有735個。
而在2008年9月份環保部直接督察的116個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中,只有13個是省級政府批準劃定的,僅占11%。
“由于大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未經省級政府批準,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中對保護區的各項要求在執行中遭遇了法律障礙!鄙鲜霏h保部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稱,由于缺乏省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與督辦,跨市界飲用水源地的環境違法行為難以有效遏制。
除去體制因素,還有諸多因素導致飲用水源環境問題。
比如,生活污水處理仍處于初級階段,河流湖庫的上游大部分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三分之二的縣沒有污水處理廠!眹野l改委環資司環保處處長趙鵬高對記者表示,目前還有1780個地級市和縣沒有污水處理廠,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本報記者從環保部得到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底,全國仍有51個地市級行政區沒有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東北和西部地區。
此外,現行農業生產方式也是“禍因”,如化肥、農藥過度使用,使下游水體中氮,磷及其他有機物含量增加;畜禽、水產養殖污染嚴重,因治理措施涉及農民利益,水體內圍網養殖、家禽放養、近岸家畜養殖污染難以在短時間內整治到位。
規范性條例有望近期出臺
環保部的檢查報告顯示,在多種影響因素下,中國的飲用水源水質的環境安全隱患仍很突出。
比如,一些城市重要飲用水源地上游化工等重污染企業積聚,嚴重威脅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一些地方公路交通建設中未充分考慮對飲用水源的安全防護。
“一些地方沒有制定專門的引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上述環保部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稱,地方多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代替,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能起到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作用。
此外,落后的環境監管能力,也影響了此領域的環保推進力度。
根據各地報送給環保部的材料,能夠按照環保部要求全面開展飲用水源水質109項全指標分析的只有江蘇、遼寧等少數幾個省,而且大都借助區域水質分析監測協作網絡完成,環保系統尚不具備獨立完成的能力。
同時,目前,各地針對飲用水源保護的監測基本上仍只能對28項基本指標和部分補充指標進行,不能全面、準確反映水源地水質狀況。
“各地環境執法普遍存在資金缺乏,人員缺乏,裝備落后等問題!鄙鲜霏h保部環境監察局有關人士表示。
本報記者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今年下半年將開展有關方面的專項環保督察。將對2007年和2008年飲用水源保護區集中整治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督辦。凡是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分和調整不到位、縣以上城鎮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各類排污口取締措施不落實、保護區邊界地理界標和警示標志設立不規范、保護區或周邊化工企業沒有防止事故狀態下“清凈下水”污染環境有效措施的,一律掛牌督辦。
相關的制度體制建設也有望于近期破題。
據悉,國務院將出臺《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對諸多制約導致飲用水源地環保的體制機制問題給出明確規范。
比如,將解決飲用水源管理體制分割問題,由環保部門統一制定管理規范;依據準保護區、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逐級嚴格的原則,對有關管理規定進行細化;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應急預警的有關規定等。
“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呼聲日益增強!杯h保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部主任張惠遠表示,由于地方政府只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一些跨行政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及管理往往導致上下游的糾紛。而有些上游地區為保障下游行政區的飲水安全,當地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相關問題都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目前正在征求和協調相關部門意見,最快下半年出臺!6月10日,環保部污染控制司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飲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條例》已經開展了多輪意見征求,目前正在協商以什么規格出臺,出臺步伐正在加速。
此外,據悉,專門針對生態補償機制的《流域生態補償管理條例》,也在積極醞釀中。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