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行業綜述 >> 

鞍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

時間:2008-03-03 來源: 作者:

3、農村水利建設布局。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十一五”期間解決40萬人飲水問題,其中海城12.5萬人、臺安10萬人、岫巖10萬人、千山7.5萬人,到2020年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十一五”期間要對全市現有的西四、溫香、通江子等中型灌區進行重點節水改造,通過對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續建配套改造,以達到節水目的。同時,要開展對萬畝以上的灌區的配套建設與節水改造,以提高農業灌溉用水利用效率。節水示范區工程建設,每年完成節水灌溉面積4萬畝,到2010年發展到56畝,到2020年發展到96萬畝。澇區工程建設,2010年前主要任務是更新改造排水站50座,同時搞好排水閘、橋涵、建筑物等配套建設。到2020年前,完成澇區其他基礎設施的更新改造,使排澇全面達到10年一遇以上標準。?

4、水土保持工程布局。水土保持建設將根據不同的水保分區,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水土流失重點預防保護區和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主要采取管護為主的措施。對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主要采取治理為主的措施!笆晃濉逼陂g全市要完成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5萬畝,每年不少于21萬畝。2020年前再完成250萬畝。治理方案和措施依水蝕區的特點而定。大洋河流域低山丘陵水蝕區治理(包括整個岫巖縣),主要采取建設完整的坡面、溝道攔蓄工程體系,增加入滲,減少泥沙流失措施。渾太流域丘陵水蝕區治理(包括海城市、千山區東部山區),主要以坡耕地治理、退耕還林,溝壑治理為重點。通過治理,保護土地資源。沙丘風蝕區治理(包括臺安縣西部沿河鄉鎮),主要是開發利用水資源,建設基本草場、林草,為發展高效林牧業、大面積恢復植被創造條件。城市綜合侵蝕區治理,主要依照攔蓄、覆蓋、監督的原則,加強城市水保工作。礦山恢復治理,主要根據礦區生態環境,采取生物措施并配以工程措施來實現重建。

5、生態環境建設布局!笆晃濉逼陂g,主要安排大麥科濕地保護建設。規劃通過封育性保護,配以工程措施,恢復原有濕地生態和植被。2010年前在大麥科、八家子、南崗子三塊核心區恢復標準化蘆葦沼澤面積416k m2,全部實現退耕還葦;同時恢復舊繞陽河、小柳河堤內的濕地植物348k m2;在已有蓄水工程的基礎上,增設兩道攔蓄工程,增加小柳河水量,建立穩定的河道水域生態恢復區。?

四、“十一五”期間水利發展重點項目規劃?

(一)防洪重點工程項目規劃?

加強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完善城市防洪體系,對大河險工進行徹底整治,消除防洪安全隱患;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建立完善的防汛指揮決策系統。規劃項目9項,具體包括:?

1、鞍山城市防洪工程(續建項目)。鞍山市1999年被國家防總列為全國重點防洪城市,市區有過境河流3條,即南沙河、楊柳河和運糧河,均為太子河左側支流。南沙河現有防洪標準1020年一遇;楊柳河、運糧河現有防洪能力57年一遇。規劃近期防洪標準:南沙河左岸100年一遇,右岸50年一遇;運糧河、楊柳河城市段為20年一遇。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南沙河新修加固堤防17.79公里;楊柳河整治16公里、運糧河整治5.5公里;興建城市排內水工程和城市攔蓄調洪工程。通過疏浚淤積井管、建設蓄調水湖、泡,增加水域面積,以增強城市排澇調蓄能力,保證城市排澇小時降雨40mm、日降雨200mm不成災。工程估算總投資為11.3億元!笆濉逼陂g已完成投資0.65億元,“十一五”規劃投資10.65億元。

2、海城市城市防洪工程(續建項目)。海城河是太子河的支流,全長88.2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74‰,流域面積1310平方公里,流域內耕地面積47萬畝。規劃防洪標準:規劃近期城區段堤防右岸為50年一遇,左岸為20年一遇。其他城鎮河道防洪標準為2050年一遇。遠景規劃海城河上游紅土嶺水庫建成后,河道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工程建設主要內容:城區段河道治理長度27km,堤防整修長度53km,修建橡膠壩2道,險工治理六處。需動用土方254m3,漿砌石1.3m3,砼2.7m3,堤頂柏油路面2.2m2,砂石路面1.24m2,干砌石3.8m2。投資估算為10091萬元!笆濉逼陂g已完成投資3400萬元,“十一五”期間規劃投資6691萬元。?

3、岫巖縣城市防洪工程(續建項目)。東洋河是大洋河主要干流,發源于岫巖縣偏嶺鎮一棵樹嶺南側,河源高程為928.90m。流經偏嶺、興隆、岫巖鎮和楊家堡、嶺溝等鄉鎮,與哨子河匯合為大洋河,流域面積為1961.6k m2,河道平均比降為2.19‰。東洋河由北向南環繞縣城,包圍整個岫巖鎮,因此,開發利用城鎮段東洋河資源,提高城市防洪標準,改善環境建設,對推動全縣經濟發展,加快旅游業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城鎮人口生活質量有著重大意義。近期規劃防洪標準,堤防右岸為50年一遇,左岸為20年一遇防洪標準。遠期經過綜合整治后,左岸堤防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根據防洪要求,左岸的安全超高為1.5m,右岸的安全超高為2.0m。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改造加固垃圾堤400m,左岸新建鋼筋砼擋土墻1838m,右岸新建鋼筋砼擋土墻2400m,清淤河床1985m,砍伐堤外樹木和清除阻水障礙;建設橡膠壩一座;改擴建東洋河大橋;沿河水面建設河濱公園。完成土方56.92m3,回填22.54m3,拋石0.4m3,碎石墊層0.26m3,砼7.10m3,鋼筋2164.8t,帷幕灌漿4238m。投資估算11600萬元,“十五”期間已完成投資5400萬元,“十一五”期間規劃投資6200萬元。

4、鞍山市防汛指揮系統建設(續建項目)!笆濉逼陂g,市防汛指揮系統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但從總體看,市防汛指揮系統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防汛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軟件功能有限,無法把信息采集、處理、傳送、汛情分析、預測、調度等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未形成能為防汛指揮各項任務提供決策支持的完整的應用系統,因此遠不能滿足防汛指揮決策的需要!笆晃濉逼陂g急需建設適合全市防汛指揮決策需要的先進實用、高效可靠的決策支持系統。投資估算。鞍山市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估算總投資3000萬元,“十五”期間已完成投資180萬元,規劃“十一五”期間投資2820萬元,用于網絡規劃建設、設備購置、軟件開發等。?

5、大河險工治理工程(續建項目)。鞍山市境內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大遼河、大洋河等6條。由于鞍山市地處遼、渾、太三大河的下游,大河險工多,是防洪的心腹之患。目前亟待治理的險工仍有20處,其中:遼河1處、渾河7處、太子河1處、大遼河2處、大洋河9處。規劃總投資5500萬元,“十五”期間已完成投資1300萬元,“十一五”期間計劃投資4200萬元。

6、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續建項目)。鞍山境內中小河流眾多,堤防防洪標準普遍偏低,防洪標準僅為510年一遇,部分河道仍為無堤段,遭遇洪水極易漫溢決口,災害損失呈上升趨勢!笆晃濉逼陂g,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分期分段治理中小河道。有堤段按標準加高培厚,增加堤頂寬度,解決堤防斷面不足問題,發展道壩結合;無堤段河道,變無堤為有堤。防洪標準普遍達到10年一遇,重點河段要達到20年一遇標準。投資估算15400萬元,“十一五”期間投資15000萬元。?

7、水庫除險加固(續建項目)。我市有中小型水庫29座,“十五”期間,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1座。“十一五”期間,對英房水庫、朱戈水庫、楊羅水庫和上石橋水庫等五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除險內容包括:大壩防滲處理、溢洪道維修、輸水洞整修。計劃投資1000萬元。

8、南沙河綜合整治二期工程(新建項目)。南沙河整治二期工程治理范圍是從七號橋上游700處至千山正門河段,整治河道長度16.9公里,并結合鞍千路改造,把防洪工程與景觀工程有機地結合起來。計劃工期從2007年至2010年,工程總投資60000萬元;?

9、砂基砂堤防滲工程(新建項目)。鞍山市地處遼、渾、太、繞、大遼河中下游地區,地勢低洼,堤身高、基礎差,有三分之一左右堤段為沙基砂堤,1975年海城地震時震損嚴重,同時由于一些河道裁彎帶來的背河、改道等問題,使大河堤防工程存在大量暗裂隱患,堤基粘、壤土覆蓋層薄,一遇洪水,散滲、管涌、滲漏嚴重,成為防洪工程的重要隱患。全市現有大河沙基砂堤總長69.4公里,占大河堤長的25.3%。其中,遼河20公里、渾河23.7公里、太子河18.8公里、繞陽河1.3公里、大遼河5.6公里。“十一五”期間計劃每年處理7公里,規劃總投資1000萬元。?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共8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鞍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