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行業綜述 >> 

鞍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

時間:2008-03-03 來源: 作者:

5、水土流失范圍廣,強度高。全市現有水土流失面積445萬畝,占總面積的32.6%,占全省侵蝕面積的6.5%。其中發生極強度以上水侵蝕的有38.5萬畝,占全省的22.7%,是遼寧省水土流失嚴重城市之一。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減少,土地沙化,河道淤積,水質、生態惡化,加劇水資源供需矛盾。

6、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全市水污染問題突出,鞍山市每年廢污水排放量為2.68億噸,其中南沙河0.68億噸,楊柳河0.58億噸,運糧河1.42億噸,三條河流因承納污水,已變成“紅水河”、“黑水河”,無論枯、豐水期水質均為劣Ⅴ類,地表水污染又導致地下水質惡化,水污染有從城市向農村、從上游向下游蔓延的趨勢。特別是楊柳河、運糧河沿岸水質越來越差,給城市供水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治污任務迫切而艱巨。鞍山市地下水超采嚴重。區域內有海城、鐵西—西郊、太平三個地下水超采區,總面積137.4k m2,漏斗區中心靜水位埋深,鐵西為40m、海城為11m、太平為8.5m。由于超采,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供水效益降低。

7、投入機制不健全,缺乏穩定投資來源,水事管理關系沒有全部理順,水利建設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利資金投入普遍不足,特別是縣以下預算內資金嚴重不足,國家規定的配套資金不落實,有的甚至擠占國家水利資金。群眾自籌資金往往項目都有明確的比例要求,而政策上不允許對農民自籌進行規定,導致水利建設資金不足。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對水利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加大投入,而且要建立長期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在水事管理的體制上,城市用水、節水等管理職能還沒有完全理順,水利管理在很多方面還沿用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模式,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水利改革任重道遠。?

二、“十一五”期間水利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國家新的治水方針為指導,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鞍山水利在“十一五”期間,一是要繼續建立完善水資源供給保障體系、防洪減災保障體系、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水行政法律規章體系、水管理服務體系等五大保障體系。二是要滿足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水利的重大需求,加強水利公共服務的戰略職能,提高防洪減災能力、水資源供給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重點解決好鞍山大都市及縣級城市的防洪、供水及生態環境問題,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城市現代化發展提供服務。三是要為農村飲水安全、糧食生產安全提供基礎設施和保障,通過新建、更新、改造,加快農村水利建設,為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農村小康社會創造條件。四是要通過改革體制、轉變機制、應用現代科技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綜合治理目標,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水利之路。?

(二)發展目標?

1、防洪減災建設目標!笆晃濉逼陂g鞍山市防洪減災建設目標主要包括河道防洪、城市防洪和防汛調度指揮系統三個方面。河道防洪分大河和中小河,并根據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標準。大河堤防防洪標準:遼河為100年一遇,保證流量為5000m3/s;渾河、太子河、大遼河、繞陽河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保證流量分別為4000m3/s、5050m3/s8795m3/s1340m3/s。并興建兩處大河蓄滯洪區,分洪流量分別為2500m3/s2000m3/s。中小河道堤防防洪標準為10年一遇,重要河段為20年一遇。城市防洪標準:南沙河城區段為100年一遇,保證流量為2430m3/s;楊柳河、運糧河為20年一遇,保證流量分別為866m3/s223 m3/s;海城河、東洋河城區段為50年一遇標準,保證流量分別為3780 m3/s4350 m3/s;鞍山市區小時降雨40mm、日降雨200mm不成災。防汛調度指揮系統建設要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

2、水資源建設目標。一是在水資源管理體制上要實現城鄉水務管理一體化,實現供水、用水、排水、污水處理、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等環節的統一協調,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水資源統一管理。二是要完善供水水源保護措施,合理配置水資源,提高供水保證率,實行“優水優用,劣水劣用”,實現分功能供水和洪水、雨水、污水資源化。通過興建引細入鞍、大伙房輸水工程及中水回用,解決鞍山市2010年用水問題。三是要實現鞍山市節水型社會建設2010年的各項指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降到120 m3以下,工業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降到15%以下,生活節水器具普及率城市達到90%以上,城市生活用水量每人每天240以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污水處理回用率達到50%以上,城市計劃用水率達到96%以上。?

3、農村水利建設目標。農村飲水要基本解決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解決農村飲水困難人口40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要達到55%以上。農田灌溉實灌面積要達到143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56萬畝,節水灌溉率達到59%以上。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1以上。澇區建設要完成排灌站更新改造50座,出口排澇能力達到10年一遇標準。農村小水電建設,裝機總容量達到21120kw。民營水利工程將占農村水利工程的三分之一以上,水利工程建設將以市場為主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每年完成土石方4000m3,投資4億元左右。

4、水土保持與水生態建設目標。到2010年,全市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05萬畝,治理率達到30%以上。城市水土保持建設項目治理方案編報率達到90%以上,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落實率達到90%以上,水土保持補償費征收率達到90%以上。要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新辟水源區必須嚴格控制取水量,確保采補平衡。原超采區在“十一五”期間,減少開采量0.25m3,采取替代水源等辦法,逐步恢復平衡。供水水源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要達到100%。城區消滅劣Ⅴ類水質。濕地保護,要恢復臺安大麥科濕地自然生態。?

(三)2020年水利規劃目標分析與測算?

1、防洪體系建設規劃目標。大河堤防工程,全部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完成全部主要險工險段的整治,堤防及堤防管理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標準。分洪、蓄滯洪區建設達標,形成完整的避險逃險體系。中小河道治理全部達到10年一遇以上標準,界河及重要堤段全部達20年一遇以上防洪標準。城市防洪,全部達到國家規定設防標準,形成較完整的城市防洪工程體系。防汛調度指揮系統實現完全現代化。

2、水資源及供水建設規劃目標。興建石湖水庫和引石入鞍工程,開發西部平原地下水源,為鞍山市區增加年供水能力7m3以上,保證鞍山市經濟發展和生活用水需要。要通過興建中央堡水源、紅土嶺水庫解決海城市的用水問題。通過開發地下水源,解決臺安縣的用水問題。通過建設節水型社會、水資源保護、加強取水、用水管理等綜合措施,為全地區提供一個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的和諧環境,以支撐全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實現鞍山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指標,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降至100 m3以下,工業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城市供水管網漏失率降至8%以下,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100%,污水處理回用率達到70%以上,城市計劃用水率達到98%以上。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頁 共8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鞍山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十一五”規劃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