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行業綜述 >>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須注重統籌兼顧

時間:2008-01-02 來源: 作者:(作者系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教授)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是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個新要求,是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個新舉措。實現這一新的要求和舉措,必須注重統籌兼顧,合力推進,配套進行。

強化生態

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文明觀

生態道德意識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礎。只有強化生態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文明觀,才能為生態文明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強化生態教育,要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大眾傳媒工具,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觀,切實把黨和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愛護生態、崇尚自然,倡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形成"節約環保光榮、浪費污染可恥的社會風尚,營造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氛圍。多層次地搭建政府與公眾座談對話平臺,尊重和支持人民群眾的生態環保信息知情權、傳播權和有關決策的參與權、監督權。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體系和政策體系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動,也需要政府權力機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必要的政策加以約束和誘導。要抓緊制訂統一的"自然資源保護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盡快完成"自然保護區域法"草案。加快《循環經濟促進法》的立法進程,健全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建筑節能、節約石油以及包裝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充分發揮政府綜合決策的作用,把生態環境目標和經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統籌考慮,以從源頭上解決對生態的危害問題。要適時出臺相關政策,用宏觀調控手段引導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包括:引導生態型項目開發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壞性經營的剛性約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復生態植被的資源補償性政策,以及旨在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同時,加快國家標準制度體系的建設,制定和完善各類產業標準、行業標準和產品標準,依法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

健全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

科學完善的節能環保體制機制是促進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的關鍵環節。要加快改革生態環保投融資體制,重點在城市污水、垃圾處理、集中供熱、供氣等市場化條件較好的領域推行政府特許經營制度,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推動企業成為節能環保的實施主體和投入主體,形成市場化、社會化運作的多方并舉、合力推進的投入格局。改革環境保護監管體制,逐步完善"中央監察地方、地方監管單位、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的監管機制。健全社會監督機制,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制度,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創造條件。加強環境監管隊伍建設,加大環境監督執法力度,健全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通過采取集中檢查、限期治理、掛牌督辦、政府通報等手段,嚴厲打擊違法排污企業。綜合運用價格、財稅、金融、產業和貿易等經濟手段,改變資源低價和環境無價的現狀,形成科學合理的資源環境的補償機制、投入機制、產權和使用權交易等機制。

大力發展環保產業

環保產業是防治環境污染的技術保障和物質基礎。要制定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切實保障國家環境安全的環保產業發展政策與環境標準。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參加全球環境科學綜合研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科技支撐體系,加快高新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建設環?萍际痉豆こ,培植一批環保產業骨干企業。要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意識,把節能環保的要求貫穿于招商引資的全過程,努力做到擇優引進、科學引進。要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節能環保,加快以節能環保為中心的技術改造和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政府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測算并分解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投資計劃,落實籌措目標,保證資金投入到位。相關部門要加大審計力度,提高環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進一步落實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的收費政策,加快研究落實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運營的用地、用電等扶持政策。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須注重統籌兼顧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