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是以上各類廢水的混合廢水,或除漂白廢水以外的綜合廢水。印染廢水的可生化性較低,廢水的色度很大,CODcr濃度很高,采用不同的生產工藝水質水量變化幅度很大。
國內普遍采用生化法處理印染廢水,對于水資源緊缺,排放要求高的地區采用生化與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以減小廢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印染廢水處理一般都要設置調節池,以調節廢水不同時段不同排放量對處理構筑物的沖擊;由于印染廢水的可生化性較低,往往設置水解酸化池降解高分子物質。本工程采用印染廢水和生活污水混合處理,這樣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1)廢水水量:35t/d
(廠方提供)
(2)廢水水質:
COD≤2144mg/L;BOD≤332.7mg/L;SS≤521mg/L;pH值為9.8;色度4096
(3)排放標準:
執行《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中的二級標準,即COD≤180mg/L;BOD≤40mg/L;SS≤100mg/L;
NH3-N≤25mg/L;硫化物≤1mg/L;pH值為6~9;色度(稀釋倍數)80。
3.1基本工藝路線的確定
印染廢水治理工藝流程中,是由若干不同作用的治理單元組成的,為了滿足流程的處理效果,要求各個單元均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和去除污染物的能力。
由于紡織印染企業產品生產的多樣性及生產工藝的多變性,使排放的印染廢水也處于經常變化之中。紡織印染生產工藝包括對紡織材料的前處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過程。各過程產生的廢水既含有剩余染料,又含有相當量的助劑及纖維上被去除的各種天然有機物和人工合成的有機污染物。因此,印染廢水總體上屬于含有一定色度、一定量難生物降解物質的有機性廢水。
對比設計水質:COD≤2144mg/L;BOD≤332.7mg/L;SS≤521mg/L;pH值為9.8;色度4096和處理出水水質:COD≤180mg/L;BOD≤40mg/L;SS≤100mg/L;
NH3-N≤25mg/L;硫化物≤1mg/L;pH值為6~9;色度(稀釋倍數)80,可以看出該廢水主要以有機物為主,不含有有害物質,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差。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別為:CODcr
86%,BOD584%,SS75%,色度96%。
本工程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混凝沉淀”的處理工藝,廢水首先經過水解酸化池將難生物降解物質變為較易降解物質,將大分子物質變為小分子物質,使廢水達到好氧處理可接受的濃度,經過生物接觸氧化去除大部分有污染物機物,同時去除一定的色度,最后經過混凝沉淀池進一步去除色度和降低廢水的COD、BOD值,確保廢水的色度和COD指標達標。本工藝具有工藝成熟、投資省、占地少、污泥產量少、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
3.2主要預處理工藝選擇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各個工藝單元都需要相對穩定的工作狀況。由于紡織印染特有的生產過程,造成廢水排放的間斷性和多變性,使排出廢水的水質和水量在一日內,甚至每班內都有很大的變化。而廢水處理設備都是按一定的水質和水量標準設計的,要求均勻進水。廢水水質和水量的變化將對處理設備運行狀況產生沖擊,因此為了保證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在廢水進入處理設備之前,必須預先進行調節。將不同時間排出的廢水貯存在同一水池內,并通過機械或空氣的攪拌達到出水均勻的目的,特別是廢水水質的調節尤為重要。在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中均設有調節池,而且保證一定的調節時間。調節池或僅調節水質,或進調節水量,或兩者兼有。此外,調節池尚具有預沉淀、預曝氣、降溫和貯存臨時事故排水的功能。
污水經過水解反應池后可以提高其可生化性能,降低污水的pH值,減少污泥產量,為后續好氧生物處理創造有利條件。因此,在用水解池代替初沉池或者在好氧生物處理構筑物前增設水解池,將提高整個系統對有機物和懸浮物的去除效果,尤其對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包括紡織印染廢水,其效果更為顯著。
由于污水含有燃料、助劑、纖維類等難降解的苯環類或長鏈大分子物質,在水解階段被胞外酶分解為小分子物質。另外,還能有效降解廢水的表面活性劑,較好的控制后續好氧工藝中產生的泡沫問題。
水解反應池有較高的SS、BOD、COD去除率:在停留時間相近的情況下,水解池對SS、BOD與COD的去除率明顯高于初沉池。因此采用水解池作為一級處理,出水水質將比初沉池有較大改善。
水解反應池與初沉池處理效果對比
池 型 |
水解反應池 |
平流式多斗沉淀池 | ||||
停留時間/h |
2.5 |
3 |
3.5 |
1.67 |
2.22 |
3.33 |
COD去除率/% |
43.0 |
41.3 |
40.6 |
--- |
28.9 |
---- |
BOD去除率/% |
29.8 |
33.1 |
28.1 |
18.0 |
12.0 |
17.0 |
SS去除率/% |
82.6 |
74.8 |
79.0 |
42.0 |
40.0 |
47.0 |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