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日處理1200立方米印染廢水工程實例

時間:2007-05-08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1、工程設計
1.1 設計水量
處理水量:1200m3/d。
處理能力:50m3/h(24h)。
1.2
處理水質
   
進水水質:pH=5~6.5,ρ(CODcr)= 600~800mgLρ(BOD5)=100~400 mgL,ρ(SS)100~200 mgL,色度100~400倍。
  出水水質:執行《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92)3中Ⅰ級標準:ρ(CODcr) 100 mgL,ρ(BOD5) 25 mgL,ρ(SS) 70 mgL,色度40倍。
1.3
工藝流程
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1  印染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1.4
主要構筑物設計說明
1.4.1
格柵
   
項目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棉線纖維及顆粒漂浮物等雜物,設計粗細兩級格柵,可過濾并清除大部分的雜物,保護后面的機泵正常運行。
1.4.2
廢水調節池
   
項目廢水來水呈峰、谷不均勻狀態,污水pH偏酸性。因此設計兩個均質調節池,在調節水量變化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堿調節水的pH值,保證后續處理工藝的順利進行。調節池內安裝兩臺高速潛水推流器。
停留時間:6h。
1.4.3
一沉池
   
項目染料為陽離子染料,設計廢水脫色放在生化處理的前面,采取加藥絮凝沉淀的方式脫色、絮凝反應同時完成,同時可去除水中部分的色度、CODSS等污染物。
一沉池入口處投加硫酸亞鐵作為脫色反應的絮凝劑。脫色效果在pH8.5~9之間時最為明顯。
一沉池安裝行車式掛泥機一臺。
停留時間:2.8h。
1.4.4
水解酸化池
   
印染廢水中含有高分子有機物較難直接被好氧微生物降解,水解酸化池在工程實踐中已被證明可以降解高分子污染物質,在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水解酸化階段,通過缺氧降解,使水中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易生化的小分子有機物,從而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保證后續生化處理效果。水解池中安裝高速潛水推流器,保證厭氧微生物和廢水能充分接觸,均勻水質。
厭氧池DO濃度控制在0.5 mg/l以下。
設計停留時間:11.96h。
1.4.5
活性污泥池
   
采用微孔曝氣頭曝氣,使好氧菌能夠得到足夠的氧氣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新陳代謝,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質。同時曝氣可以使池內水和微生物充分接觸,保證污染物去除率,好氧池內DO濃度控制在2mg/l左右。
好氧池內安裝微孔曝氣頭,設計風機風量為:11kw,11.15m3/min(一備一用)
好氧池停留時間:20.31h。
1.4.6
二沉池
   
二沉池同一沉池一樣設計為平流式,安裝行車式吸泥機一臺。好氧池內出水自流入二沉池,*重力沉降作用實現泥水分離,上清液通過溢流堰進入中間水池。沉淀出的污泥在吸泥機作用下流入污泥池,然后由污泥泵回流入好氧池,以維持好氧池中的污泥濃度。
二沉池停留時間:3.2h。
1.4.7
氧化塘
   
氧化塘是一種利用水體自凈能力的生物處理構筑物。主要利用菌藻共生的作用處理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塘中的異氧型細菌將水中的有機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塘中的藻類則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中的碳為原料,合成自身的有機體并釋放出氧氣。廢水經過氧化塘的穩定處理,可確保達標排放。塘內安裝增氧機以提高氧化塘的處理效果。
設計停留時間為:57.70h
1.5
主要設備
主要構筑物和設備見表1、表2

1  主要構筑物

名稱

數量

規格(m)

備注

調節池

2

15×10×2

磚混

一沉

1

15×4×2

磚混

水解池

 

19×5×2

磚混

活性污泥池

3

15×11.5×2

磚混

二沉池

1

16×5×2

磚混

中間水池

1

5×8×2

磚混

污泥池

1

5×5×3.9

磚混

氧化塘

1

32.6×4.5×3.9

磚混

2  主要設備

名稱

型號

數量

(單機)有效功率

高速潛水推流器

GQT022×325

5

2.2KW

行車式吸泥機

 

2

 

羅茨鼓風機

SSR150

2

11KW

帶式壓濾機

 

1

 

增氧機

 

2

2.2

2.工程調試及運行
2.1 絮凝脫色實驗控制
車間內廢水出水pH6.5左右,通過實驗硫酸亞鐵在pH8.5~10.0之間時對這種陽離子染料的脫色效果最為明顯。
調節pH加堿量在0.1g/ m3左右,絮凝脫色加藥量為0.2g/m3。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日處理1200立方米印染廢水工程實例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