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嶺澳核電站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設計

時間:2007-03-30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1 工程特點及組成

  嶺澳核電站毗鄰已建的大亞灣核電站東側約1 km的嶺澳村,共分兩期,總規劃容量為4×1000 MW?。一期工程為21000 MW壓水堆核電機組,排水量95 m3/s。兩期完成后4臺機組排水量共220 m3/s(其中考慮廠區洪水量30 m3/s),加上大亞灣核電站,系統總排水量為315 m3/s 。大亞灣核電站建造時沒有考慮后續工程,且大亞灣核電站的循環冷卻水和低放射性排水流經嶺澳核電站的取水前沿海域。而大亞灣海域屬于弱潮流海區,兩廠址附近海域為潮流輻聚輻散處。因此嶺澳核電站的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設計具有下面的特點和要求: ①設計須同時考慮兩期工程的取排水需求; ②由于廠址區域潮流特點,嶺澳增加的220 m3/s流量不能影響大亞灣的取水條件,以確保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經濟、滿功率發電的運行要求; ③大亞灣核電站的溫排水通過嶺澳核電站取水口前沿時,嶺澳核電站的取水水溫、流速、水面波動均要滿足設計要求。嶺澳核電站的取排水設計要考慮防滲隔熱要求。取排水系統主要由防波堤、中隔堤、取排水交叉渡槽、護岸等構筑物形成的取水渠道和排水渠道組成。

2 設計標準

  (1)核島重要生水(用于核反應堆設備的循環冷卻水)的設計水位(根據核電廠安全導則確定):設計高水位(10%超越天文潮高潮位+可能最大風暴潮增水)等于+6.35 m 珠江口海平面標高(PRD);設計低水位(10%超越天文潮低潮位+可能最大風暴潮減水+安全裕度)等于-3.50 mPRD。

  (2)常規島循環冷卻水設計水位:設計高潮位(百年一遇高潮位)等于2.89 mPRD;設計低水位(百年一遇低潮位)等于-2.18 mPRD。

  (3)核島循環冷卻水設計水溫:設計基準水溫30.8 ?;設計最高水溫34.5 ;設計最低水溫11.0 ?

  (4)常規島循環冷卻水設計水溫:設計基準水溫23.0 ;設計最高水溫33.0 。

  (5)其它要求:①滿足泵房前池水面波動不大于0.3 m的要求,以保證有一個很好的流態; ②為防止漂浮物及魚類進入渠道,取水頭部處流速接近海流流速,理論斷面處(相應百年一遇低水位條件下,取水頭部入口處的過水斷面)渠道平均流速不大于0.2 m/s。

3 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的平面布置原則

  濱海核電站的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屬于大型海域工程,結合嶺澳核電站工地的現場情況,在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的設計上主要遵循下列原則:

 。1)平面布置應以核電站總體規劃為基礎,結合當地的風、浪、流、泥沙(風和浪影響各構筑物結構的安全設計標準,海流影響取水頭部與排水口的平面布置,泥沙含量影響循環冷卻水取排系統的設計流速)等自然條件,遠近結合,統籌兼顧,與陸域設計協調,充分體現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的設計指導思想。

  (2)布置方案的重點應放在如何減少兩座核電站的溫排水對取水溫升的影響問題上。取排水口、取排水渠道的位置、型式、朝向應以循環冷卻水模型試驗、局部整體模型試驗和泥沙淤積分析為根據,合理布局,滿足取排水工藝要求,有利于安全使用。

  (3)進水渠的長周期波動對循環水聯合泵站的安全不能造成影響。

 。4)因為核電站排洪溝的水直接排入循環冷卻水的排水渠中,為了不影響已經投產的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運行,所以設計時需保證在百年一遇高潮位+2.89 mPRD 和百年一遇洪水相疊加時,排水渠涌高不超過大亞灣核電站的排水虹吸井的自由流水位+3.15 mPRD。

  (5)因交叉渡槽位于大亞灣核電站的排水口位置,所以無論采用陸上施工還是水上施工,交叉渡槽的施工應對大亞灣核電站的排水影響最小。

  按照以上的原則,嶺澳核電站的取排水系統選取了西取東排的方式,即嶺澳的取水放在廠區海域西側,而排水將嶺澳和大亞灣合二為一,經過嶺澳取水口向東排放,取排水系統的平面布置見圖1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