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處理過程簡述
廢水首先自流通過人工隔柵,除去廢水中的飄浮物,自流進入調節池,均衡原廢水的水質水量;為防止SS在調節池沉淀,在調節池中安裝幾根曝氣軟管,起攪拌作用,同時調節池具有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可將部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為小分子污染物,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
在調節池中設置潛污泵,將污水提升至接觸氧化池,在接觸氧化池中,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深度降解,達到排放標準或優于達到排放標準;接觸池出水自流進入二沉池,沉淀后出水達標排放。
剩余污泥、柵渣進入污泥井,然后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干化場,經自然干化脫水后外運處置。
干化脫水產生的濾液回流到調節池,再通過處理系統處理。
4
工藝設計方案
4.1格柵
(1)格柵
采用一臺柵隙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