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疏浚的水環境及生態系統修復效應
時間:2006-11-22 來源:湖南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作者:李正最 李廣源 周北達 下載次數:
2
疏浚前后的水情變化?
洞庭湖河湖疏浚改變了河道湖泊的過水斷面、縱坡比降及糙率等水力因素,這些水力因素的改變對洪水水位產生影響,尤其在河道上由于水力因素的改變值的比重較高,影響更為顯著。分析中首先使用二個典型河段,運用水力學模型分析法和水文學資料分析法分析典型河段在疏浚前后對洞庭湖洪水水位的影響,并以此為基礎研究根據河湖疏浚方案對洞庭湖各疏浚河段的水位降低效應進行分析。?
2.1 河湖疏浚對典型河段的洪水水位影響分析?
主要思路是運用洞庭湖水動力學模型,在同樣的來水條件下,分別計算疏浚前后(地形和糙率不同)洞庭湖疏浚影響區的洪水水位,通過對水位差值的比較,得出疏浚對河湖洪水水位的影響。洪水演算采用SMS(地表水模擬系統)水力學模型,區間的
產流計算采用SSARR(河流綜合預報與水庫調度模型)水文學模型。?
典型年選擇近期的主要大水年1996、1998、1999年。其中1996年洪水為四水遭遇型洪水,1998年洪水為1954年后長江流域全流域大洪水,1999年洪水為湖區區間及長江干流遭遇的惡劣組合型洪水。對3個典型年,分別選擇疏浚前后的地形資料計算三個典型河段影響區的水位,在疏浚區每隔500m,模型輸出一個水位值。計算的結果為:澧水洪道洪水水位降低0.2~0.3m,南洞庭湖洪水水位降低0.09~0.17m。?
2.2 疏浚規劃對洞庭湖洪水水位影響預測?
根據洞庭湖環境疏浚規劃,疏挖總土石方量達33
876.40×104m3。由于增加了行洪斷面的面積和湖泊容量,相應增加了洪道的行洪能力,增強了湖泊的調蓄能力,對降低湖區高洪水位起積極作用。整個疏浚工程土石方量也就相當于洞庭湖增加了約3.4×108m3容積,約占洞庭湖總容積(城陵磯水位33.5m時容積167×108m3)的百分之二。
采用建立的水力學模型模擬計算,結果如下:?
(1)四水尾閭及松滋河、藕池河及汨羅江疏浚段附近洪水水位的降低較明顯。水位降低的程度與開挖的斷面面積占總斷面面積的比例及洪水級別有關。比例越大,水位降低愈明顯;洪水級別越大,水位降低越小。在計算河段中澧水尾閭可降低高洪水位0.15~0.35m,其余河段一般可降低0.1~0.25m,而在擴卡的局部區域,有時可降低水位0.3m以上。?
(2)東洞庭湖洪水水位可降低0.08~0.14m,南洞庭湖可降低0.1~0.18m。湖區水位降低幅度仍然少于河道,這種趨勢同典型河段的計算結果一致。?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更多關于 洞庭湖疏浚的水環境及生態系統修復效應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