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生物修復技術在橫河水體治理示范工程中的綜合應用

時間:2006-09-07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一、橫河概況

  溫瑞塘河縱橫交錯的水系河道,對我市的防洪、排澇、供水、航運、灌溉及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溫瑞平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溫州人民稱為母親河。由于長年的人為破壞,加上管理相對薄弱,溫瑞塘河水系成了溫州最大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集散地之一,僅市區向塘河排放的污水口就有2200個。
  橫河又稱雙井頭河,位于溫州市區,屬溫瑞塘水系,東起與呂浦河匯合口,西至民航路,是一條盲腸河,全長950,平均寬度約25,平均水深約3,水體面積約24000平方米,水體容量約72000立方米。屬溫瑞塘河水系,因長期受納周鄰生活污水排入而導致水質污染,河水主要靠排污和雨水補充。由于該河兩岸的截污工程尚未全部完成,民航路河流斷頭處每天有800多噸污水排入。沿河尚有6個排污口,總體入河污水量較大,主要是沿河居民日常生活污水、餐飲廢水等,經委托市環境監測站對該河段水體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的數據分析水質大大超過五類水質指標,為嚴重黑臭水體,全年大部分時間水體發黑發臭,其水體生態鏈嚴重受損,基本喪失自凈功能,對周邊區域的居民之生活、工作及生存環境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溫瑞塘河整治工程指揮部聯合浙江玉壘環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對溫州橫河實施水體生物修復和水生態重建應用示范工程。本應用示范工程最早籌備開始于20031月,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后,于20035月份申報溫州市科技局立項,并列入2003年的市政府的年度計劃。
  該應用示范工程的成功實施將代表著溫瑞塘河的治理開始從被動的污染源控制逐步向主動的生態修復演化。
二、設計依據及內容

  根據國內外生態修復工作的進展和取得的成績,接合橫河具體情況,采取以產品菌介入工藝實施水體生物修復,原位降解底泥的有機污染,迅速重建嚴重受損的底端生物鏈;為上行生物鏈的梯次恢復奠定基礎,加速底泥的硝化進程,為底棲動物的著床創造底質條件;再利用浮島技術、生物膜技術、曝氣復氧技術改善水質,提高透視度,為水生動物的放養創造水質條件;通過人工調控的生態工程,使水系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與底質、水質動態平衡,并逐步向自然生態系統演替。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