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人工濕地在國外的應用案例研究

時間:2008-01-03  來源:  作者:Alex J. Horne Ph. D  下載次數:

技術上的關鍵是控制氧化還原作用或者避免減少濕地的潛能,以及它自身的物理吸附能力。氧化還原作用控制所有的化學反應,并且可以用于催化特殊污染物的轉化(如硝酸鹽轉化成氮氣;有毒的離子銅轉化成無活性的銅,一些殺蟲劑轉化成無活性的碎片)。這種吸附能力受控于泥炭地(例如具有高木質含量的蘆葦泥炭地可以吸附重金屬和殺蟲劑長達百年之久) 。
  設計的第二個關鍵詞是時間,如果濕地系統很完善,它就能占據空間,而它提供的用于處理的水力停留時間就更長(1-2星期) 這不同于二次處理的混凝土單元(2-6小時)。因而污染治理需要更長的反應時間才能完成。一旦濕地被設計用于去除污染,它就能被改進成為野生動植物棲息地(開闊的水域, 動植物食物鏈)最終變成非常宜人和值得觀賞的地方 (彎曲的邊界,廣闊的視野,適宜鳥類居住的棲息地等)。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對于農業、城市、野生動物和人類都是雙贏的低成本的辦法。

1氧化作為一個主要的提高水質的案例

1.1 Mokelumne流域的Camanche水庫,加利福尼亞(425,000英畝,EBMUD)
  問題:偶爾大量的鮭魚在孵卵處或河流中死亡(最高一次就有大約155,000條死亡)特別是在干旱期。
1.2 Upper San Leandro
水庫( 90,000 英畝 EBMUD)
  湖的下層滯水帶和沉積物氧化問題即湖水的味道和氣味是由一種藍綠藻產生的,同時藻類也增生了DOC。解決方法是推薦幾種純氧化形式,來減少營養物的內部循環和水的逆富營養化過程。我的角色是幾個工程公司和EBMUD在該問題研究方面的顧問,我同時也監管在伯克利州大學的研究項目。由于大壩附近缺少電站,SDCO模式不能被運用。 bubble plume系統在2002年已安裝好,現在我正在評估第一年的運作情況。
1.3 East Side
水庫,南加州( 大約850,00英畝)
  新水庫的設計以水質為目標。這個南加州城市水源區是過去25年加州建的兩個大水庫之一,水質是最優先考慮的。它就是一個在正常期,干旱期和干旱年使用的大存儲設備。我計算出開始的模式和其他水質的預報來結合6種可能的方面,三種可能的水體,兩種潛在的水源,并把它們按可能的水質分等級。耗費二十億美元的水庫于1999年首次投入使用。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