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作為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直接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原材料,同時它作為人類生存所依賴的重要環境,還具有調節氣候,調蓄水源,降解污染等生態功能。隨著人們對濕地認識的深入和對生存環境的關注,濕地的生態功能越來越受到重視。城市濕地是構成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城市是人類的聚居地,因而城市濕地的生態功能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發展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城市景觀的形成是自然和社會兩種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滲透。作為自然生態景觀一部分的濕地景觀格局的形成和變化與造就社會文化的人類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對城市濕地景觀格局的變化分析探討城市濕地景觀構建、保護和利用與城市景觀建設發展的關系,可以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依據。
1研究區概況
武漢市位于中國腹地,湖北省東部,長江和漢水的交匯處,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地貌屬鄂東南丘陵經江漢平原向大別山南麓低山丘陵過渡地帶,中間低平,南北丘陵,崗壟環保,北部低山林立。地形屬于殘丘性河湖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低洼,湖泊星羅棋布,河道縱橫交錯。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常年雨量充沛,雨熱同季,降水多集中在6-8月。土壤類型繁多,其中水稻土的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45.5%[1]。武漢轄江漢、江岸、硚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十三個行政區域。本次研究選取了近年來城市建設變化較快的八個區,不把江夏、黃陂、新洲三個區計算在內。
2.景觀類型的劃分和景觀格局指標的計算
本文用于研究武漢市濕地景觀格局變化的原始資料主要有兩個時期(1996年和2001年)的遙感圖片和相關圖件。運用地理信息軟件ARCGIS對遙感圖片解譯、制圖(圖1,圖2)并獲得濕地景觀及其他非濕地景觀的面積、斑塊數量、周長等空間屬性信息,并以此作為空間格局分析的基礎數據。對獲取的屬性數據運用EXCEL 和VC++軟件進行處理和計算。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