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日本的濕地凈化技術——人工浮島(AFI)

時間:2007-12-05  來源:  作者:  下載次數:

16 人工浮島的造價

為了恢復一度失去的自然,其費用是很大的,經過對近些年的施工事例的調查,造價在10萬日圓/m2的比較多,不過最近也有每平米幾萬日圓做下來的。在國外比如美國,使用的是再生材料,其造價每平米不到1萬日圓。
  日本也好,美國也好,人工費相對比較高,只要是經過加工的材料、物品,其價格也會相應提高很多,我國和日本、美國的國情不一樣,他們的造價只能作參考。

2. 人工浮島的水質凈化機能及效果

人工浮島的水質凈化的定義因目的、對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工浮島的水質凈化主要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而言的,通過減少COD(化學需氧量)、氮、磷的濃度來抑制赤潮的發生提高水的透視度為目的。它的凈化機理基本上與湖沼沿岸植物帶的水質凈化機理相似。根據有關研究資料,湖沼沿岸植物帶的水質凈化要素由以下7個:1. 植物莖等表面對生物特別是藻類的吸附,2. 植物的營養吸收,3. 水生昆蟲的攝餌、羽化等,4. 魚類的攝餌、捕食,5.防止已沉淀的懸浮性物質再次上浮,6. 日光的遮蔽效果,7. 在湖泥表面的除氮。人工浮島比起湖沼沿岸植物帶來它具有附著生物多、水中直接吸收NP等特點,在對植物性浮游生物的抑制、提高水的透視度等方面效果比較顯著。
  為了對人工浮島的水質凈化效果進行定量分析1995年專業研究者們在霞浦(土浦市大巖田)進行一次隔離水域試驗,他們分別設置3個邊長為4m的正方形、水深1.5m的相互隔離的水域,在這三個隔離的水域里,A、B水域各放一個人邊長2m4m2)的人工浮島,在其上面分別栽培蒲公英和水毛花,C水域為對照水域,沒有人工浮島。
  從1995511放置人工浮島開始,歷經8個多月,期間進行了6次調查,主要調查水中葉綠素和COD變化過程。從左邊的圖-2可以看出,沒有設置人工浮島隔離水域C,夏季藍藻的細胞繁殖很快,相當于有人工浮島的10倍左右。取7、912月的數值平均后,人工浮島占有率只有25%的條件下,削減了94%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由此可以得出人工浮島抑制夏季的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細胞繁殖的效果非常大的結論。另外人工浮島對COD的抑制效果夏季也比較明顯,大約能削減50%,但是入冬以后抑制效果很小。其他類似的試驗研究結果同樣得出人工浮島夏季抑制植物性浮游生物、COD的效果突出的結論。專家普遍認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植物性浮游生物的細胞繁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3、 作為魚類生息場所

人工浮島本身具有適當的遮蔽、渦流、飼料等效果,構成了魚類生息的良好條件。實際的調查表明,在設施周圍、人工浮島的下面聚集著大量的各類魚種,均為生下來不到一年的幼魚。滋賀縣琵琶湖的調查表明,在設置60個人工浮島構成的大約1500m2的水域里,發現8500萬粒鯉魚等三種魚的魚卵。為了強化人工浮島作為魚類產卵床的機能,有的在浮島的下面系上一些繩子,改善鯉魚等魚類的浮式產卵床的結構。由于繩子對污泥有吸附作用,又可凈化水質。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