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上海安亭新鎮(占地4000畝,2002年規劃建設)
上海安亭新鎮的生態建設,則以實現中西方現代文明的交融為主目標,將能展示中西方文化的水景觀生態系統進行了生態功能性規劃,并對具有江南水鄉自然生態特點的28萬平方米面積的水體保潔進行了生態凈化系統規劃與設計,該居住區水環境建設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利用了水安全體系要求的30余萬立方米的水體,并將防洪澇災害的水渠斷面進行了軟護坡的設計,充分利用原自然水面與規劃水面的重合,在保證安全蓄水條件的同時,實現水體的自然凈化保潔。其二、社區的植物澆灌和雜用水一般均取自于30萬立方米的景觀水體,補水的來源主要靠北部的吳凇江,目前吳凇江的水質較差,為4-5級水標準,生態規劃設計的區內水景觀體系有能力接受吳凇江目前較差水質的補水量。另外,居住區內的景觀水系將在保證生態系統功能的條件下,無論從水體的周邊形態,還是景觀生物體系的配置都將盡量接近德國特定區域的景觀特色,以展示安亭新鎮與異國相似的獨特文化和景觀風貌。
圖4:上海安亭新鎮環城景觀河(4000米)南段的保護性施工現場
四、生態人居的水系統建設與發展
1、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應注重以下幾點
1) 重視自然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雨水、地表水、地下水);
2) 協調人工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城市自來水、中水、直飲水、污水、廢水);
3) 提高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和減少居住區外排未達標的污、廢水;
4) 強化超負荷水資源的生態凈化與平衡。
2、維護水資源的經濟性和可持續性
1) 要進行自然水資源與人工水資源的經濟對比與分析;
2) 調整好水資源的供給與生態居住區居民生活需求量的平衡關系;
3) 對高容積率、高密度人群、高水資源消費的超水環境承載力的居住區,要進行水資源的生態平衡分析;
4) 分析自然水資源的循環補給和人工水資源的來源的可持續能力與條件。
3、強化生態人居環境中的水系統建設
1) 生態人居必須合理使用水資源,避免對生態資產的不必要的占用和耗費;
2) 自然環境和地理區位的不同,生態人居的水系統構成和指標也應不同;
3) 生態人居的水系統建設不僅需要具有經濟的合理性,而且需要具有水資源的可持續性;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