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態人居建設的水系統要求
1) 滿足人居基本生存與生活條件下的可變性
2) 達到居住者生理和心理基本需求的經濟性
3) 保證生態居住區水資源利用的健康性
4) 力求生態居住區水資源利用的科學性
5) 實現生態居住區水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
6) 注重生態居住區各類水環境建設項目的必要性
4、協調水資源與人居功能需求關系
1) 生態人居建設必須進行水資源承載能力的分析,使供、排兩個方面均不對系統生態環境增加負擔和產生破壞;
2) 對特定的生態居住區給、排水指標體系必須進行適應性定位,并預留可變空間;
3) 生態人居的水資源與人居需求必須達到區域內水系統的平衡,這是生態居住區保持可持續能力的根本。
5、生態人居建設的水環境要因地制宜
1) 獨有的地理區位是生態居住區的最大特點;挖掘利用好與其相關的水生態資產,是發揮和展示生態居住區的優勢和與眾不同的特色的關鍵;
2) 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是生態居住區生存發展的命脈,水環境極易展示居住區特色,也最易使居住區生態系統失衡;
3) 生態人居的水環境建設取決于區域內自然水資源和人工水資源的貧富與價值。
6、生態人居建設的水系統生態指標彈性控制標準(參考)
1)
活水覆蓋率:
%(按區域確定)
2)
人均藍色(水)空間
:m2(按區域確定)
3)
可滲透土地比率
:一般應
>45%
4)
雨水資源收集利用率:%(按區域確定)
5)
生活污、廢水處理達標率:100%
6)
分質供水的比率:100%
7)
中水回用率:%(按區域確定)
8)
綜合降低城市化供水消耗:一般≥30%
9) 區內地表水體的水質標準:達到GB所規定的3級標準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