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在高碑店和北小河污水處理廠進行,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北小河污水廠二沉出水及各種深度處理工藝出水對斑馬魚與大型水蚤未見急性毒性。混凝沉淀出水中營養物質略有減少,對柵藻的生長有一定影響。
2)經深度處理(活性炭、絮凝沉淀或反滲透)后的出水,沒有致突變現象發生。
3)采用適當的處理工藝和明確不同工藝再生水的用途,可以有效控制使用再生水的風險,達到安全使用再生水的目的。其中超濾+反滲透和活性炭對慢性有毒物質的去除效果最好。
4)反滲透工藝及活性炭工藝出水中營養物質明顯不足,出水有利于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
5)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各深度處理工藝出水有毒有害污染物檢出濃度均未超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特定項目的標準限值,可以安全地回用于景觀環境。
在再生水澆灌作物研究中,健康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重點。健康安全性是指:灌溉作物時,再生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包括重金屬)為作物所吸收或在其上累積,進而影響農作物產品的品質,被人類食用或為牲畜飼用時,危害健康。
文獻中大部分研究是針對農作物的試驗或局限于研究灌區土壤生態系統某一方面的試驗,而再生水灌溉對某一地區甚至整個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的影響研究尚未見報導。本研究主要在北京市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內進行,試驗分四個部分,即水培、盆栽、實地調查和大田試驗。
經過調查和試驗得到兩方面的結論:
1)用于園林綠化、城市生態綠地澆灌的再生水的最重要指標是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全鹽量)、氯化物,而再生水的這三項指標值均大于自來水值,但遠小于飲用水標準值。
2)再生水與自來水澆灌的植物中,葉綠素含量未發現明顯差異。
2.3
再生水水質保障系統研究
研究分小型試驗和露天景觀水塘的模擬試驗兩部分。小型試驗在試驗室中進行,主要是對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混合槽出水、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石灰法出水、自來水配水水樣等進行人工光照培養。露天景觀水塘在北小河污水處理廠內,除了模擬將來實際運行再生水質變化情況及水體流動的水力條件等,還進行了人工載體的研究,最終得到如下結論:
1)深度處理后的水中仍有部分氮磷,因此,在夏季應抑制水體富營養化的發生。
2)通過對比分析,藻類數量最大值隨磷濃度的增加而增加,說明磷是水體富營養化中影響顯著的因子。當水樣中藻生長達到最大值時水中大部分磷已被轉化為藻體內的磷,水中溶解磷的濃度一般已低于0.02mg/L。再生水體富營養化的優勢藻種為柵藻,藻類轉化水體中磷濃度的最大限制因素為氮營養。
3)人工載體對于控制水體富營養化有較大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浮游藻類的生長,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