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奧運公園再生水利用研究

時間:2007-10-12  來源:  作者:郝二成 周軍 甘一萍  下載次數:

  1.2  再生水安全性研究

  盡管世界上許多國家具有廢水再生回用的悠久歷史,但在廢水回用的安全方面,仍然很難定義和描述人們爭論激烈的可接受的健康危險。當再生廢水使用在人類可能接觸到的地方時,其主要的健康危險來自生物致病菌,包括致病細菌、 寄生蟲、原生動物以及腸道病毒。為保護公共衛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已經建立了再生水安全使用的基本條件和法規。

  再生水安全性評價體系總體可以分為三大部分——感觀與物理化學評價指標、致病微生物與病原體評價指標、毒理學評價指標。根據污水回用的目的和回用水域的功能,評價采用相應的水質標準與技術規范,因而指標體系也有一定差異。

  美國各級政府都十分注重對回用水安全性的評價與科研監測工作。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回灌地下水和補充地表飲用水源的回用水量逐漸增長,美國政府及有關科研機構加強了對間接飲用的回用水衛生安全性的研究評價和跟蹤測試。 

  我國目前城市污水回用處于起步階段,尚沒有國家統一制定的相關標準,再生水回用大多沿用的是各種景觀用水和雜排水的標準,僅包括一些常規指標如氨氮、磷、大腸桿菌等,國內環境標準中尚沒有針對大多數微量有毒污染物的環境標準,達不到保障奧運公園回用水安全可靠的設計目標。同時,處理過程(如加氯消毒)可能形成毒性更大或毒性特征不同的中間體,傳統指標體系不能很好適應微污染等新問題。因此,迫切需要對再生水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

  2.再生水利用研究

  2.1  典型深度處理工藝經濟技術對比研究

  城市污水深度處理的單元技術有:混凝沉淀、過濾、生物活性炭、石灰、臭氧、微濾、超濾、反滲透等。針對不同水質情況,可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組合,在選擇工藝過程中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回用水的用途和目標水質;

  2)工藝適用性和穩定性;

  3)技術經濟性;

  4)環境因素,包括環境污染、人體健康和安全保障。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