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新北京的時代地標———溫榆河生態走廊(朝陽段)規劃設計

時間:2007-04-11  來源:  作者:網友上傳  下載次數:

1 現狀分析
  在溫榆河生態走廊45km2的范圍內,如下一些特征對于規劃方案有較大影響:
  (1)場地東側溫榆河與清河交匯處密布魚塘、水池,形成天然濕地;場地西側的現狀魚塘區歷史上曾是自然濕地;老河灣地帶環境條件良好?梢岳眠@些現狀的濕地和水系開辟新的水系統。
  (2)黃港鄉和樓梓莊是現狀農田密集區,對于現有的良田應該考慮保留。
  (3)現有河流環境污染嚴重,河流生態系統退化,自凈能力喪失;河流功能簡單化甚至喪失;自然地貌改變帶來水文特征惡化。現狀溝渠較多,應加以妥善利用。
  (4)現狀居民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產業,遠期考慮整體搬遷出生態走廊,因此,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應充分加以考慮。

  2 方案創意及特點
  2.1 四大戰略
  2.1.1 功能戰略———區域整合
  我們從區域著眼來把握溫榆河生態走廊的整體規劃。區域城市regional city)由若干社區(community)組成,每個社區都具有支持現代經濟生活和城市基本設施的規模。每個社區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還可具備一至幾項為這個組群服務的專門職能———工業和商業,文化和教育,金融和行政,娛樂和休養。社區的四周由自然綠帶環繞,既保持良好的環境,又控制社區向外蔓延。各社區之間的開放空間將永久保存,只用于農業、林業和休憩。便捷的公路系統四通八達,并與不穿越城鎮的高速公路相連,交通十分方便。
  按照區域城市的觀點,在110km2的范圍內,整體考慮產業和空間布局。在溫榆河生態走廊以外的65km2范圍內,規劃了4個各具特色的小鎮,分別承擔區域內的不同功能。
  2.1.2 生態戰略———道法自然
  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看,我們自身所居住的地球并非屬于我們,它僅僅是我們從子孫后代那里暫時借過來的。我們將把什么樣的地球還給下一代?這是規劃師和建設者必須要直面的問題。在溫榆河生態走廊的規劃建設中,首要的問題是如何營建一處讓人類眷戀的綠色環境。因此,道法自然,水-綠-人三位一體的生態設計理念將貫穿我們方案的全過程。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